恒诺小说网不知不觉,618 大促已经接近尾声,不少朋友已经买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还有人在等待 618 的最后大促。前日,就有粉丝询问小雷: 有什么固态硬盘可以推荐的吗?,既然粉丝发问,那么小雷肯定是要帮忙的。
最近几个月的时间里,固态硬盘的价格下降速度超过了许多人的预测,就连小雷都不小心 着了道 ,四月才买的固态硬盘眼看着价格就又降了 30%,多少是有点心疼的。
固态硬盘为何暴跌?一方面是全球数码市场的萎缩,包括手机、PC 等在内的商品出货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大比例下跌,导致闪存芯片的需求量下降。同时,全球闪存芯片的出货量却增长了不少,在供需失衡的影响下,闪存芯片的价格开始闪崩了。
其中,长江存储可以说是这轮固态硬盘降价的最大 功臣 ,长江存储作为国内最大的自研闪存芯片生厂商,经过数论的产能拓展后,如今的出货量不仅能够支撑国内的需求,理论上甚至可以大量出口海外。
为什么是 理论上 ?因为长江存储已经被 ... 咳咳,大家都懂的,有关海对面的事情,小雷不方便多说。所以,在无法大量外销的情况下,长江存储只能在国内大批量出货闪存颗粒,在市场需求降低的同时出现一个新的供应商开始低价大量出货,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市场价格暴跌。
新势力入场,总是能够激起市场的激烈反应,特别是在新势力不差钱和技术的情况下,老牌厂商往往只能看着对方大张旗鼓的进场,闹出惊天动静后再做应对。而且选择往往只有两种,一是靠着技术优势强撑,二是跟着降价,用利润换取市场。显然,老牌厂商与长江存储之间的技术并没有代差,那么唯一的选择就是降价了。
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在国产固态硬盘的带动下,整个固态硬盘市场的价格迎来闪崩。当然,其中不乏国产新势力们的助推,这些没有品牌包袱的新兴品牌在得到长江存储和国产主控厂商联芸的支持后,以不讲道理的低价开启了这轮降价潮。
闲话也就不多说了,前面巴拉巴拉这么多,主要是想让大家知道固态硬盘为什么降价这么多,打消大家对 廉价 固态硬盘的顾虑。接下来,就让小雷和大家说说,怎么在固态硬盘降价大潮中,挑选一款合适自己的硬盘?
目前,市场内主流的固态硬盘均为 M.2 接口,协议则分别是 PCIE 4.0 和 PCIE 3.0,至于 SATA 等老旧接口和协议,暂且不在我们此次的讨论范围中。PCIE 4.0 和 3.0 的主要区别在于带宽速度,其中 PCIE 3.0 的固态硬盘速度上限为 4GB/s,一般来说,该协议下的顶级固态硬盘,速度可以达到 3500MB/s 左右,而 PCIE 4.0 的理论上限是 8GB/s,实际速度上限在 7500MB/s 左右。
一般来说,我是建议普通用户买 PCIE 3.0 版的固态硬盘,因为价格相对来说便宜不少,而且速度也足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不过,今时不同往日,PCIE 4.0 版固态硬盘的价格已经达到历史低位,两者的差价极低,那就肯定是 买新不买旧 的,但是在下单 PCIE 4.0 的固态硬盘之前,首先你需要确定自己的设备是否支持。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查询你的主板 or 笔记本电脑相关详情页面,判断是否支持 PCIE 4.0,通过鲁大师等软件可以轻松获取主板的型号,然后只需要按图索骥既可找到主板的相关信息。如果你在知道主板型号后,不知道如何判断相关信息,那么可以去京东或者淘宝,找一个在出售固态硬盘的商家,带上主板型号直接问客服。
至于笔记本电脑,首先你需要判断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是否支持固态硬盘拓展,如果只有一个 M.2 插槽,那么就只能替换系统盘进行升级,费时费力而且麻烦多多,个人是不建议小白去折腾的。如果是支持扩展的笔记本电脑,那么也需要判断是否支持 PCIE 4.0,考虑到各个品牌的配置均有区别,我的建议是直接询问对应品牌的客服,让他们给出具体的答复。
确定接口后,再来看你所需要的性能,虽然从个人角度来说肯定是越快越好,但是具体到使用途径,我们是可以做出一定取舍的。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速度快一点的 仓库盘 (没错,现在我们可以奢侈到用 PCIE 4.0 固态来做仓库盘了)来存储大文件,如 BD 原盘电影、视频素材等,那么 5000MB/s 的盘就能满足需求,而且可以不考虑是否拥有独立缓存。
如果你是打算拿来当游戏盘使用,那么我的建议是购买内置了独立缓存的高端型号,一般搭载了独立缓存的型号都会在产品页面的显目位置标出,用以彰显产品性能。独立缓存可以有效提升固态硬盘的 4K 读写速度,也就是针对零碎小文件的读写效率,在游戏等文件众多的应用场景中可以有效提升实际体验。
除了游戏之外,带有独立缓存的固态硬盘也适合用来当系统盘,对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启动速度有一定的提升。而且,支持独立缓存的固态硬盘大多为高端型号,相对来说在耐用性、故障率等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考虑到系统对稳定性的高要求,正好合适。
至于不支持 PCIE 4.0 的主板或笔记本电脑,我的建议是可以不考虑连续读写性能,只购买内置了独立缓存的 PCIE 3.0 固态硬盘。在多数使用场景中,连续读写性能都是无法完全发挥出来的,反而是 4K 随机读写性能可以直接影响应用的流畅性和体验。
实际上,考虑到目前无缓盘(无独立缓存)和有缓盘之间的价格差距,小雷建议预算充足的朋友可以直接购买有缓盘,预算有限或是觉得没有需求的,低速无缓盘也是不错的选择,反正都比机械要快得多。
很多人都担心新势力的固态硬盘寿命或者稳定性有问题,小雷认为这种担心是有道理且必要的,毕竟固态硬盘一旦损坏,数据基本上是无法复原的,除非运气好只是坏了主控芯片,那么或许还有抢救的可能。
所以,如果你需要存储的资料很重要,那么最好进行多重备份,比如上传到网盘,或是使用机械硬盘进行冷备份。其次,尽量选择一些提供多年质保且有一定口碑的品牌和京东自营渠道,即使品牌推脱售后,最后也有京东进行兜底。
有朋友可能想问硬盘写入寿命如何考虑,这个数据其实不需要太过在意,大多数普通使用场景都是无法耗尽寿命的。至于 0E 报错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小雷是没有任何方法帮助大家提前规避的,毕竟所有品牌,包括三星等一线品牌在内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有用的其实是你的运气,还有就是注意给固态散热。
面对这个问题,虽然我很想说: 在预算范围内买容量最大的 ,但是考虑到固态硬盘在超过 2T 后价格会暴涨,还是让我们来认真讨论一下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 容量 吧。在考虑容量的时候,小雷建议大家结合主板的 M.2 槽位数量来考虑,因为一些高规格的主板会拥有 4 个甚至 5 个 M.2 槽位。
src=所以,在 M.2 槽位有剩余的情况下,可以按实际情况购买不同规格的固态硬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分盘管理,比如准备一个 1TB 的无缓盘做日常存储盘,准备一个 1TB 的有缓盘做游戏盘。
对于多数用户而言,目前 1TB 和 2TB 的固态硬盘是性价比最高的,从售价来看都是约合 250 元 /TB。不过,小雷建议 M.2 槽位少的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就大多仅支持额外加装一个固态硬盘,最好直接购买 2TB 的固态硬盘,毕竟谁也不知道固态硬盘之后会不会涨价,趁着现在价格便宜一步到位是最好的。
当然,现在已经有些品牌推出了 4TB 的低价固态硬盘,如果你有较高的存储需求且 M.2 槽位不多,可以考虑加价直接上 4TB,其中部分三线TB 固态硬盘价格已经低至 999 元。而二线TB 固态硬盘价格大多在 1500 元左右,考虑到寿命、性能等参数的区别,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再做决定。
src=一些读者还会纠结系统盘该选多大的硬盘,因为担心系统盘空间不足而选择 1TB 的固态硬盘,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512GB 的固态硬盘就足以保证系统和后续软件的安装需求,小雷建议将预算放在可靠性和耐用性上,选购主流品牌的高端型号。
当然,如果是经常做视频渲染的朋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 1TB 或更大的固态硬盘,因为已经有不止一位朋友向小雷咨询: 为什么在使用 AE 等软件时提示 C 盘空间不足 。其中大多数情况都是渲染的文件过大,导致缓存文件大小超出了 C 盘的剩余空间,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修改临时文件的存储位置或是不想修改,我的建议是一步到位整个大容量的 C 盘。
这个建议同样适用于帮朋友装机的情况,如果你的朋友需要一台视频剪辑或是特效制作电脑,那么最好是给他准备一个足够大的 C 盘(或是安装软件时手动调整临时文件存储位置),否则回头还要怪你装的电脑配置不够。
以目前的固态硬盘价格来看,基本上已经探底了,三星等厂商都开始减产并调高闪存颗粒的价格,长江存储也不可能一直以超低价出售闪存颗粒,在 618 之后固态硬盘价格是有回升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