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佑荣无视具荷拉纵观全球,近年来各个国家对量子产业愈发重视,纷纷大力布局和发展相关技术和产业。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到2031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将达到956.31亿美元,2021-2031年期间每年将产生28.6%的增长。
自“十三五”以来,国内多个政策文件中均提到要加快量子技术和产业的发展。2021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要瞄准传感器、量子信息等前瞻领域,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力。
在此背景下,学界和业界都在积极推进该领域的发展。量旋科技是位于中国深圳的一家量子计算初创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推进量子计算产业化和普惠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其不仅关注量子计算技术的前沿研究和开发,也推进量子计算技术向生产力工具的转化以及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在4月14日第三个“世界量子日”到来之际,量旋科技举办了2023年度线上战略发布会,发布了几款最新产品。
会上,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发表了致辞。他表示,量子计算在破解当前计算机瓶颈、加速科学研究研发的进程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同时,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等先进生产力的紧密结合,不仅意味着人工智能从所谓的专用向通用,也展现了其广阔的工业前景,对计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会在未来的数据处理和智能的发展、计算能力方面带来重大的创新与突破。”
超导量子处理器芯片又被称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心脏”,其与经典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不同,主要基于量子力学原理,通过构建并精确操控超导量子比特,来完成量子逻辑门的操作和量子算法运算。
在芯片发展早期,工程师通常用手工来绘制版图。后来,这种方式被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EDA)软件代替,用户只需输入参数,就能得到想要的芯片布局。
为了给使用者提供高效、智能、易用的量子芯片设计和仿真工具,量旋科技于本次发布会上推出了量子EDA软件天乙。
该软件基于Web端,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访问和使用。其提供丰富的超导量子芯片元器件库,集成了智能化全自动布线功能,并通过优化线路连接方式来提高芯片集成度。
基于该软件,量旋科技开发了标准化、量产型的第一代超导量子芯片——量旋少微。其具有高Qi值和长比特寿命,能够进行更多计算操作,增强量子计算可靠性和准确性。
同时,该公司也搭建了专用量子芯片生产线,以精确控制芯片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目前,基于该产线比特的标准芯片产品以及定制化芯片设计和加工服务。
量旋科技CTO孟铁军表示:“量旋科技经过多年布局,在超导量子芯片方面,目前已经完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芯片产品交付的全流程覆盖,拥有了专用的量子芯片生产线,可以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量子芯片解决方案。”
要想令超导量子芯片实现量子计算指数级加速性能,需要有能够确保计算正确性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控系统。
基于此,量旋科技推出了量子测控系统织女星Vega。量旋科技技术副总裁邹宏洋表示:“织女星系列产品致力于服务广大超导量子芯片测试人员、整机集成调试人员以及量子算法应用的终端客户。”
从外观上看,织女星整体为1.8米左右的银灰色标准机柜,内部1U 的模块单元排列紧密,方便系统扩展、维护和拆装。
使用时可以利用织女星发射和采集典型值为4到8GHz的射频脉冲,通过对量子比特状态的操控和读取,完成标定超导量子比特参数、量子门操作和量子算法。
其通过几十个FPGA芯片提供的算力进行分布式边缘计算,测控速度大大提升。优于1纳秒的同步精度和16位的垂直分辨率提高了比特的测控精准度。同时,其开放了底层应用程序接口,内置网分频谱功能,支持FPGA程序远程升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织女星中搭配了1分25路的触发分配模块TDU 101R和时钟分配模块CDU101R,有助于控制不同量子比特的板卡实现高精度同步。
不仅如今,其混频模块单元MIX 18Q8 有8组正交混频模块,工作频率为2.5至 8.5GHz,能够满足准确测控量子比特的需求。
除了不断提升量子计算的硬件性能以外,软件编程方面的迭代和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会上,量旋科技还发布了基于开放和高效理念设计的新一代量子软件开发平台SpinQit。
从架构上看,该平台分为前端应用程序接口、编译器和执行平台。首先,前端即不同量子编程的语法,支持对接不同的经典软件或开发平台。接着,基于图论的中间表示是SpinQit可扩展架构的核心,不同的编程语法被对应的编译器转为统一的中间表示,再转为不同后端平台能够执行的格式。然后,不同后端执行平台通过对量子程序的高效执行来满足应用需要。值得一提的是,SpinQit是目前世界上支持执行平台种类最多的量子SDK。
SpinQit不仅能够以统一架构支持各种量子算法接口和经典-混合算法,还能够对接多个经典机器学习平台,避免用户需要安装学习多个平台才能完成不同的任务。此外,其还提供了支持量子计算和PyTorch、TensorFlow等经典机器学习框架的混合学习的接口。而这些算法能在金融投资、反欺诈和医疗辅助诊断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
量旋科技软件算法技术总监郭聪表示:“我们将众多基础算法封装成原语和算法 API 供用户调用,使用户不用重复造轮子,这也是SpinQit 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另据悉,最新版的SpinQit已在GitHub上开源。量旋科技希望将该平台建设成为开放的量子计算开源社区,助力量子算法的研究和软件开发搭建。
在SpinQit的生态中,也包括量旋金牛座量子计算云平台。其主要提供硬件基础设施、在线编程环境和量子算法应用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服务。
2020年,量旋科技曾发布支持2比特的桌面型量子计算机双子座。2021年,又推出比前者体积更小的、能支持3比特的桌面型量子计算机三角座。2022年,其再次推出一体化便携式量子计算机双子座Mini,实现在体积和尺寸与普通笔记本电脑相仿的同时,还能保持与前代产品相同的功能,并能开箱即用。
在本次发布会上,量旋科技发布了升级版的双子座Mini pro和全新一代便携式核磁量子计算机三角座Mini。
其中,前者实现了量子计算性能、尤其是量子门保真度的大幅提升。单比特门保线%,双比特门保线比特量子算法,尺寸与双子座Mini相同,重量为16KG,能在0至40度室温下稳定运行。
量旋科技创始人兼CEO项金根表示:“我们推出便携式核磁量子计算机的初衷,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量子计算教育,让量子计算机不再仅仅存在于科幻中,而是成为人人都能拥有的机器。”
政策的重视、资本和人才的注入,给量子计算的技术和产业应用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测的是,未来量子计算将会实现更多超越传统计算的创新突破和新的应用场景。作为一家量子计算企业,量旋科技也计划继续坚持技术研发和商业落地,推动量子计算向千行百业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