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日的伊甸园如果你有注意到,我们现在购买一款新手机的ROM储存空间大小,已经以128GB为基本标准,回到十年前,2010年苹果发布的iPhone 4手机ROM是8GB,当时还有网友问8GB够用吗要不要上16GB,底下的回答看似有道理。
到2015年,手机内存的基准线GB,但没几年手机ROM又开始增加,现在2021年旗舰机型基本都以128GB内存起,虽然中低端的机型还有少部分以64GB内存起,但数量也不多。
有外媒在2017年发起了一个投票:你认为手机储存内存多少才合适,其中一个64-128GB内存的选择是最多人选择的。而在前不久该媒体再次发起投票发现,128GB-256GB内存是12750总投票人数里,41.87%人的选择,第二是23.81%人选的256-512GB,第三是18.05%人选的64-128GB内存,第四是13.60%人选的高于512GB,总体来说大家都趋于选择手机储存空间更大的容量。所以为什么三年前64GB还够用,现在起码要128GB才行呢?是什么在吞噬我们的手机储存空间?
需要手机存储内存最大的是手机应用,每一个应用在最初都是个瘦子,例如支付宝,一开始不超过20MB内存,在加入各式各样的功能后,它现在是94.2MB将近100MB,这还只是下载,等使用之后缓存基本都过1GB,有些人从下载就没清理过手机和清除手机缓存,应用占用内存空间更大。
有些应用像微信,图片、视频、文件、聊天记录等等加在一起,笔者见过最多的是90GB内存占用,还不敢清除,因为工作和生活夹杂在一起,万一有一些重要的文件清除了就再也找不到。
除了软件层面,还有系统的本身,无论是安卓还是iOS每年都给系统加功能,恨不得把所有功能都加到手机系统里,即便更新时努力压缩上一代系统内存,但现在没有3、4GB内存的更新包,都不敢称之为系统更新。
iOS更是夸张,一般都需要手机预留7、8GB内存空间才能进行4、5GB的系统升级,当手机还要给应用软件预留空间时,人均有30个应用的64GB存储智能手机的内存空间已经被瓜分的所剩无几。
为什么三年前的智能手机64GB内存可以用的开心,现在至少要128GB?原因还有现在的智能手机逐渐取消SD卡槽,当内存不够手动扩充内存空间的方式被取消,普通用户只能选择将手机的所有内容都保留在手机内置存储空间里,如此一来,手机存储空间被挤占的越来越来多,可以说,换新机都是因为旧手机内存空间不足,大部分的旧手机使用起来还是很流畅的。
现在旧机换新机也很方便,可以一键迁移信息,不用像以前一个个号码的存。也正因为如此,新手机的存储空间从一键迁移数据起就被占据一大部分了,也逼着用户换新机时一定要选择更大的手机内存空间。
肯定有网友说,手机资料可以存网盘啊,这可不是几年前,各种百度、360等网盘免费用,现在百度云没有会员都传不了视频,而小视频是现在的主流生活方式,这不是为难人吗?
所以现在每一款手机都有自己的云空间服务,每个月固定扣点钱,就可以开通相应大小的存储空间服务,但没钱续之后,云空间服务也就不能用,毕竟每月额外的扣钱也是一小笔开销,还不如手机内置大点的内存,用起来心里还舒服点。
但你要是换手机品牌就难受了,因为不同平台的云空间服务不互通,玩游戏的就知道,一旦选择安卓系统玩游戏并且充钱买皮肤后,iOS再好也舍不得安卓游戏账号,因为安卓和iOS系统的游戏账号信息不互通,因为沉没成本太大。当依赖的云空间服务变成相当大的沉没成本,换手机就和品牌绑在一起,用户就被悄悄绑定在一个手机品牌里。
所以当手机提示你内存不足时,用户只能跟着手机厂商的脚步,更换成更大手机存储空间的智能手机,并且被绑定的更加深入,买新手机的意义好像变成换个更大内存的手机。
只能被裹挟选择的消费者,这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吗?也不一定,因为这也意味着用户享受的功能、服务变得更多了,而手机存储空间只是相应的代价,如果实在只喜欢内存空间的智能手机,应用厂商也都一一推出来小程序以供选择使用,只要注册了账号,有没有这个APP影响都不大。
也看到不少网友分享自己“逆时代”的信息存储方式,重要的文件就打印保存,重要的照片就打印出来+上云盘+各个社交网络的私密相册空间等等方式,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加多重保险以保存,笔者认为这样看似麻烦的“笨”方式,不失为现代社会另一种保存模式,也挺好。
十几年前用的是只能上2G网络的按键机,现在是已经以8GB+128GB为基本标准的智能旗舰机,我们享受到了科技进步的便利性,自然也要承受住一些小小的问题,更何况这也不算什么问题,只是手机存储空间变大而已,被时代“裹挟”未尝不是一种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