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遇传奇1、什么是内存对齐?关于什么是内存对齐,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typedef struct { int a; double b; short c;}A;typedef struct { int a; short b; double c;}B;分别对他们求大小,sizeof(A),sizeof(B)我们所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sizeof(A)=24而sizeof(B)=16为什么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呢?这是非常简单的
定义的变量(元素)是要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放到内存中去的,它们也不一定就是紧密排列的,是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就行排放的,这就是
(尤其是栈)应该尽可能地在自然边界上对齐。原因在于,为了访问未对齐的内存,处理器需要作两次内存访问;而对齐的内存访问仅需要一次访问。 (3)平台原因:不是所有的硬件平台都能访问任意地址上的任意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处取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如果一个变量的内...
,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typedef struct { int a; double b; short c; }A; typedef struct { int a; short b; double c; }B; 分别对他们求大小,sizeof(A)...
欢迎大家点击上方文字「Golang梦工厂」关注公众号,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接收推送文章。前言哈喽,大家好,我是asong。好久不见,上周停更了一周,因为工作有点忙,好在这周末闲了下来,就赶紧...
篇(上) 使用前需知(拒绝白嫖,如果对你有帮助,你只需点个赞就行): 需要pdf直接打印版,可在公众号程序员宝藏回复复试上岸获取(会持续更新) 在复习过程中,我用心查阅并整理了在考研复试
中可能问到的大部分问题,并分点整理了答案,可以直接理解背诵并加上自己的语言润色!极力推荐打印下来看,效率更高! 声明:一些边边角角的没有收集,毕竟是考研
先看两段代码,两段代码仅顺序不同,其结果输出就出现了不同。 struct S { char c1;//1 8 1 int i;//4 8 4 char c2;//1 8 1 }; struct S2 { char c1; char c2; int i; }; int main() { struct S s = { 0 }; struct S2 s2 = { 0 ...
a变量占四个字节,b变量的对齐数为8,所有b应该从偏移量为8处开始储存(4~7均不是对齐数的整数倍),c变量的对齐数为1,所以c应该从偏移量为17处开始储存,所以得到的应该是17,简单来说就是按照成员的定义顺序,依次为其分配内存,分配内存的起始偏移位置应该是该成员类型大小的整数倍,最后结构体变量所占大小应该是成员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a变量占四个字节,b变量的对齐数为1,所有b应该从偏移量为4处开始储存,c变量的对齐数为8,所以c应该从偏移量为8处开始储存,所以得到的应该是16,............
的偶尔会被问到过,但是也只是背背固定的公式,大概知道怎么计算,也能知道大致的原理,就是数据不对齐,取数次数要变多,但是只是理解到这种程度还不够,目前intel cpu不需要对齐才能访问,但是对于一些新的arm芯片,自研芯片等等,自己在做hpc时,发现这个
问题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事情,这里好好的捋顺一下,避免自己以后遗忘。 规则 结构体中大小为 size 的字段,他的结构内偏移 offset 需要是其min(default, size)的整数倍 //d
首先由一个程序引入线#includeiostream 4 5usingnamespacestd; 6 7structst1 8{ 9chara; 10intb; 11shortc; 12}; 13 14
题88道Q1. 定宽数组、动态数组、关联数组、队列各自特点和使用队列:队列结合了链表和数组的优点,可以在一个队列的任何位置进行增加或者删除元素;定宽数组:属于静态数组,编译...
一.前言 问题:比较两个结构体变量是否一样能用memcopy吗?以及如何实现memcopy 首先我们知道mem
原则: 1、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2、其他成员变量要对齐到某个数字(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注意:对齐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一个对齐数 与 该成员大小的较小值。 VS中默认的对齐数为8 3、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所有变量类型最大者与默认对齐参数取最小)的整数倍。 4、如果嵌套了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体大小就是所有最大对齐数(含嵌套结构体的对齐数)的整数倍。 接下来用代码实际演示一次: 计算类A1
一个结构体变量定义完之后,其在内存中的存储并不等于其所包含元素的宽度之和。 例一: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X ...
下面的结论均为系统默认对齐规则下进行的: 通常情况:我总结的规律如下:结构体中间:各结构体的起始地址按照各个类型变量默认规则进行摆放,但除了 char 类型变量(详见一),char 类型变量一般遵循 2 的倍数地址开始存储。详见例2。结构体最后(重要):视结构体中最大类型是哪一个,如果是像 int 类型那样是 4 个字节的,并且结构体的结尾地址不满足 4 的倍数的线 的倍数地址补齐;如果是像 double 类型那样是 8 个字节的,并且结构体的结尾地址不满足 8 的倍数的线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还是用一个例子带出这个问题,看下面的小程序,理论上,32位系统下,int占4byte,char占一个byte,那么将它们放到一个结构体中应该占4+1=5byte;但是实际上,通过运行程序得到的结果是8 byte,这就是
”应该是编译器的“管辖范围”。编译器为程序中的每个“数据单元”安排在适当的位置上。 对于
问题,主要存在于struct和union等复合结构在内存中的分布情况,许多实际的计算机系统对基本类型数据在内存中存放的位置有限制,它们要求这些数据的首地址的值是某个数M(通常是4或8);对于
,特别是栈,应尽可能在自然边界上对齐,经过对齐后,cpu的内存访问速度大大提升。 Windows中默认对齐数为8,Linux中默认对齐数为4;
,是为了方便计算机去读写数据,对齐的地址一般都是 n(n = 2、4、8)的倍数。
C++11:原子交换函数compare_exchange_weak和compare_exchange_strong
C++11条件变量:notify_one()与notify_all()的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