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师改的读者应该对这个比较熟悉,需要一段内存时会使用malloc函数来申请所需要大小的内存,函数返回一段内存的首地址。
简单来说,动态内存分配的好处在于需要内存的时候可以按需分配,当不需要内存的时候可以将其释放掉,这样可以高效的利用内存。下面本文从零开始实现一个完整的动态内存分配。
内存分配是将没有使用的内存块给需要的变量(普通变量、指针变量、结构体变量等等)使用,由于其使用后需要进行释放,这就会导致空闲的内存是分散在内存池中的。因此,必须要对内存进行管理,也就是对内存的使用情况做标记。
上图是一个内存池使用后的某一时刻,可以看到,使用的块和没有使用的块并不是连续的,这样就需要用一个表对其进行标记,这个表称为BitMap。假设现在将内存按照每个Byte进行划分,然后用一个bit对块进行标记,1表示已使用,0表示没有使用,这样一个块需要一个bit。
上面已经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动态内存分配,可以完成内存的分配和释放以及输出使用率和查看位图。这种方式实现的动态内存分配不会产生内部碎片,这也是其优势所在,但其缺点很明显就是利用率太低。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上面的简单动态内存分配有一个缺点,就是一个bit只能表示一个字节,也就是说表示8个字节就需要一个字节的位图,这种映射导致其内存的
这对于很多情况是比较浪费的。为了提高利用率,就必须将映射块的粒度增大,也就是一个Bit的映射范围对应多个字节。
虽然利用率变高了,但是其会产生内部碎片,所谓内部碎片就是在最小粒度内无法使用的内存空间,为何这个空间无法使用了,原因在于当在申请内存块的时候,其内存只能以64B对齐的,即使小于64B,也得按64B来看作,因为这个粒度已经被bitmap标记使用了,当下次使用时,其无法被分配。
因此,可以看到,粒度越大,其可能产生的内部内存碎片越大,内存利用率和碎片是需要权衡了,好的算法只能解决外部碎片问题,无法解决内部碎片问题,因此在实现动态内存分配时必须权衡考虑,以达到最优结果。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侵权投诉
和常规的操作会带来大量问题。这些并不局限于嵌入式开发——许多桌面应用程序都会出现
泄漏,这会影响性能,并且会使系统重新启动很常见。但是,我担心嵌入式开发环境。
的存储位置,并通过在Ubuntu 18.04系统和STM32系统上进行编程验证
【STM32H7教程】第27章 STM32H7的TCM,SRAM等五块
本章教程为大家分享一种DTCM,SRAM1,SRAM2,SRAM3和SRAM4可以独立管理的
管理方案,在实际项目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比如MP3编解码,JPEG...
函数,当然可以在单片机上使用,如STM32可以先在启动文件中设置heap的大小,再使用
序言最近玩51单片机碰到一个问题,51中malloc函数并不能像在PC上一样正常运行,这涉及到了
Fense 通过设立一个双向链表(struct Head *stHead)来保存所有被
的反复利用,好像就像一个池子一样,我们要循环利用池子里的水资源。比如说洗澡时,如果是
(Dynamic Memory Allocation)就是指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
重新开辟一个字节数,如果这个数比以前的大,前面的数据保存。如果比原来的小,保留前面的数据。
但是,如果您预先不知道需要存储的文本长度,例如您向存储有关一个主题的详细描述。在这里,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指针,该指针指向未定义所需
开辟空间 2:返回值开辟空间的首地址,但是类型是void *,需要强制类型转换 3:
管理函数,如malloc(),calloc(), free(),这些标准的
过程,并将TLSF移植到COS-II中,进行了基于x86平台的仿真测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以后学习和应用TLSF算法提供
*Core系统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受操作系统、数据格式差异等因素影响,不能
FFT算法 /*****************fft programe*********************/#include typedef.h #include math.h struct compx EE(struct com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