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泽尺明步48式结果发现,网友们关于这个问题纷纷化身谜语人,闭口不谈究竟是为什么没有A、B盘。
嘿嘿,机哥今天就要给大家解开这个“都市传说”。我们要从早期的电脑开始说起了。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的手机可以插一张盘运行安卓,再换一张盘运行iOS,真的是爽歪歪~
可那个时候系统可没这么好玩,当时主要搭载的是DOS系统,系统的所有操作都是通过输入命令符实现的。
但软盘的质量很差,尤其是频繁的写入就更容易损坏。所以不少人会将A盘设置成“只读不写”,以防止损坏系统文件。
随着电脑承载的任务越来越多,文件数据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文件丢失谁也不敢做冤大头。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挺简单,再加一个软盘就好了,平时它就一直跟电脑连在一起。
它用于储存工作以及文件数据,这样就可以在下一次开机时继续完成之前的工作,还可以独立取出和别人读写数据。
这时,双软盘已经成为了主流配置。我们可以看到Apple II有两个读取槽,这就是一个读A盘一个读B盘的。
这台电脑的地位之显赫,IBM将其命名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说到配置啊,在当年也是称之为机皇~搭载Intel的8088,内存128–640KB,硬盘为10MB。
更别提后来随着硬盘的不断发展,直接干到了几百GB,甚至1TB,妥妥的秒杀软盘啊。
呐,既然在此之前,A和B两个字母都已经被“征用”了,硬盘就顺理成章叫C盘了。
A盘负责装操作系统;B盘做文件储存以及和交换数据的设备;C盘用于储存稳定的文件数据。
随着C盘的容量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微软醒目了:反正硬盘都已经那么大了,为什么还要软盘呢?
微软直接把系统默认装在了C盘,所有目录的默认保存路径也就随之转移到了C盘。软盘的作用开始削弱。
小小的一张光盘可以装下比尔盖茨身下33万张纸的内容。一张光盘的储存空间可以很轻易的达到数百MB。
相信机友们小时候都用过光碟吧?几百MB的空间可以存电影、存游戏。像软盘可就做不到这点了。
不仅储存空间达到软盘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体积还更小,可以像个钥匙一样装在口袋里。
电脑厂家更希望推广USB口,这不光是因为U盘本身足够优秀,而是取消了硕大的软盘槽,电脑可以轻便简约不少。
虽然现在我们很难在电脑上见到A、B盘,生活中很难见到有人拿软盘来存东西,但是,机哥要说但是了,其实软盘并没有真正离开我们。
令很多网友没想到的是,现在这些软盘,竟然被05后、10后当做是Word文档保存按钮的手办。
不仅如此,微软也是为了向计算机历史致敬,即便是在最新的Windows 11里也还是保留了A、B软盘的名位,依旧是以C盘作为初始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