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通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对飞利浦279C9显示器的评价。279C9是一款采用LG IPS面板的超薄27吋4K显示器,核心特点是「四边微边悬浮全面屏」以及高颜值。
279C9平时售价为4000元,双11期间应该可以做到以3000元的神价入手。
几个值得注意的参数:①亮度为0,无背光,所以实际性能还是要看飞利浦的背光做的好不好。②色深为8bit+FRC,所以可以开到10bit。③色域100%sRGB覆盖,没有广色域。
从命名方式看,LM270WR7是比LM270WR3要新的,后者是明基PD2700U等专业绘图显示器常用的面板。但是我很难判断LM270WR7是否比LM270WR3更出色,新一代的产品不一定就比老一代的要好,况且LM270WR7是CELL,其性能很大部分由厂家自己做的背光决定。
坏处是LG的面板成本太高了,以至于279C9的价格无法做得和国产面板显示器那样低,比如飞利浦288E2E,4K IPS国产屏,只要1800元。因为足够薄,边框几乎没有,所以279C9非常适合多屏拼接。但是如果买4个279C9的话,要花费一万多元,这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色域应该是大家最为关心的线%sRGB覆盖,没有广色域。应该比较适合做设计之用。
我这台279C9的伽马曲线标准曲线的贴合还是比较好的,不过还没有做到严丝合缝的地步。如果用户自己校色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到几乎完美贴合。
6800-6900K这是LG面板的显示器中常见的色温,提高蓝色的比例(因此色温也随之增加)应该是为了追求某种色彩通透性。LG的这种设置能让中国用户看着非常舒服,这不是地域歧视,我只是在说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很多中国人(包括我)对6500K的标准色温比较反感。
279C9这次依然对国人的审美做出了一种妥协,而不是朝着设计标准的6500K去调校。看来飞利浦没有打算把279C9定位为一个专门用来做设计的显示器。
当然,你也可以用279C9做设计,只要通过校色设备把色温调一下就行了,毕竟色域覆盖高达100%sRGB。
非HDR下有374nit亮度最大值,既然已经通过了HDR400认证,那么HDR亮度峰值肯定能够达到400nit以上。
因为校色仪无法直接测HDR亮度,所以这里我就偷了个懒没有去测试。不过测试方法在我的G7F测评文中有提到,就是同时用两台显示器进行HDR亮度测试。
非HDR下对比度是1160,比一般的IPS显示器(1000对比度)高一些,多一点对比度总归是好的,起码也是锦上添花吧。
HDR400和1160的对比度,使得279C9可以作为4K游戏显示器使用。HDR400在单机游戏中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可以提供更加鲜明亮丽和逼真的游戏画面,增加游戏体验。
毕竟是CELL面板不是原厂背光,亮度均匀性确实不如我之前测的飞利浦275M1RZ(原厂背光的LG nano ips面板)。不过,虽然不能算很好但是也不算差,至少在CELL面板的显示器中还算不错。
这里有些同学可能会有个疑问,测试结果显示器,色彩偏差主要集中在角落,这会不会是「四边微边悬浮全面屏」技术引起的?凡事有利有弊,毕竟边框都几乎消失了,那应该会对亮度之类的有点影响吧?
不过,假如以一丁点的亮度均匀性为代价,就能换来四面边框几乎不可见的效果,我认为是值得的。
高色准搭配高sRGB色域覆盖,没有广色域,我认为这种组合使得279C9可以作为设计显示器使用。当然,如果能把色温调节一下,就更好了。
279C9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简约和纤薄,所以除了屏幕比较薄以外,外方内圆的底座也非常小巧可爱又不失稳定性。
279C9也可以左右旋转,但是旋转方式和一般的显示器不太一样。一般显示器的左右旋转是依靠转动支架和屏幕连接处实现的,而279C9则是依靠旋转底座来实现。如下图,显示器底座被旋转了45度。
这种的做法的意义应该是为了让显示器更薄。因为把左右旋转的功能做到支架和屏幕连接处的话,就需要额外增加一个部件,这样会让屏幕看起来更厚。
OSD菜单的控制是通过屏幕下端的一个四向摇杆实现的,谢天谢地,终于不是依靠讨厌的按钮控制了。我在此呼吁,所有显示器都应该把OSD按钮改成摇杆!按钮真的反人类,摇杆才是正解。
这项技术就是直接将屏幕直接贴在边框上,而非被边框包裹住。几乎实现了比「窄边框」更进一步的「无边框」。说是无边框,实际上边框还是存在的,只是在正面看的时候被挡在屏幕后面,在侧面观察就能看到边框,所以后文中会把“无边框”三个字打上双引号。
既然叫做「四边微边悬浮全面屏」,所以显示器的“下巴”也非常窄,是真正的四面“无边框”而不是三面。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其意义就是好看。对于需要组多屏的用户来说,“无边框”才显得更有价值,它能使得两个屏幕之间的缝隙更小。
一般窄边框显示器都是三面窄边框,下巴边框很厚,所以只能采用左右拼接的方式租多屏。279C9因为是四面“无边框”,所以可以上下左右自由拼接。
从上图可以看到,所有接口都是直接做在显示器背面,接口垂直于屏幕。这种设计是我很喜欢的,好处是插线的时候非常方便,插拔U盘也很容易。
现在大部分显示器的接口都被隐藏在屏幕下方,如下图。这种设计其实在插拔U盘的时候会让人非常难受,每次插U盘都要摸索好久,用过的人应该都深有体会。
比如65W typeC接口,可以直接连接笔记本,不再需要扩展坞和转接线就可以当做笔记本的外接显示器+USB扩展坞使用。
279C9是一个非常薄非常漂亮的4K显示器,有着优秀的面板和较高的颜值。适合游戏,外接笔记本。“无边框”技术令它成为最适合多屏拼接的显示器。100%sRGB色域覆盖也非常适合作为设计显示器使用。
但是,LG面板的存在虽然提供较好的色彩体验,却大幅度提高了成本,这导致279C9零售价难以做到很低。此外,不用国产面板,也显得不够爱国。
可能为了同时满足超薄和“无边框”,279C9在背光制做上必然束手束脚,因此没有广色域,亮度均匀性也不如自家其他型号的高端显示器。而且可想而知的是,“无边框”的成本必然也不会低,这些成本,最后都要由消费者买账。
但是,厂家的成本从来都不是消费者应该考虑的事情,我作为消费者,想要的只是物美和价廉。考虑到279C9很可能被用来组多屏,所以我还是希望它能更便宜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