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女间谍3集微网消息,据电子时报报道,近年来OLED面板驱动芯片(DDI)需求增幅明显,已成为各个厂商最重要的产品,同时这也是在市场环境疲软的背景下,少数几类销量没有明显减少的芯片。根据业内人士消息,如今在客户的要求下,OLED驱动芯片厂商正从40nm制程升级至28nm制程。
消息人士称,苹果公司向显示驱动芯片厂商提出要求,需要使用28nm制程工艺来制造OLED DDI。在各大晶圆代工厂逐步扩大28nm产能的背景下,这一要求比较容易被满足。从2023年开始,28nm OLED驱动芯片比例将增加,预计到2024年,其产量将超过40nm制程的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三星、LX Semicon、联咏科技以外,如今大部分面板驱动芯片厂商仍主要使用40nm工艺,为的是节约成本。这三家行业领导者主动率先采用28nm,是因为过去两年中成熟工艺的产能严重短缺,而市场对于OLED面板驱动的需求迅速增加。在代工厂中,三星LSI和联电是这类28nm芯片的主要生产者。
研究机构Omdia认为,现在几乎所有的晶圆代工厂,扩增的产能主要集中在28nm节点,联电也在计划缩减40-90nm工艺面板驱动芯片的产能。需求方面,各大主要智能手机品牌的面板供应链,也希望使用更高规格的芯片。在供需双方的推动下,Omdia预计目前28nm、40nm OLED DDI芯片的比例约为4:6,未来两年内将逐渐转变为6:4。除了在智能手机领域,可穿戴设备的增长,也带动了这类芯片的需求,预计未来将一直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率。
集微网消息,据科技新报报道,市调机构IDC最新的“全球个人电脑显示器追踪报告(Worldwide Quarterly PC Monitor Tracker)”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台湾电脑显示器(PC Monitor)市场总量为37.4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6%,这也是自2017年起中国台湾显示器出货量首次出现下跌表现。
IDC资深市场分析师刘伊菡表示,今年初起明显感受市场买气减弱,预期2023年第二季度显示器市场将持续个位数同比衰退7.2%。
据IDC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经济状况恶化,IDC预计2023年出货量将再收缩9.8%,因为挥之不去的库存和不温不火的需求给市场带来压力。到2024年应该会出现小幅复苏,随着库存的改善,出货量将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到2024年以后,IDC预计基于游戏显示器的增长所创造的更大安装基础,市场将进一步稳定。
“在短期内,显示器仍将是许多买家的后顾之忧,” IDC全球客户设备跟踪研究经理Jay Chou说。“在新冠疫情之前,年销量平均约为1.25亿,然后在过去三年中每年都超过1.35亿。尘埃落定需要一段时间。消费者和企业正在重新调整他们的优先事项,但我们仍然相信大部分将在未来几年内升级。”
集微网消息,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面板研究中心WitsView睿智显示调研数据,2023年6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继续上涨,部分显示器面板价格小幅上调,笔记本面板产品继续维持不变。
以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为例,65英寸电视面板本期均价为155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5美元,与前月相比上涨10美元,上涨6.9%;55英寸电视面板本期均价为113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4美元,与前月相比上涨8美元,上涨7.6%;43英寸电视面板本期均价为60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2美元,与前月相比上涨3美元,上涨5.3%;32英寸电视面板本期均价为34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1美元,与前月相比上涨2美元,上涨6.3%。
近日另一家市调机构Omdia也表示,6月电视面板价格上涨3~5%,IT面板也会跟进涨价。展望下半年,虽然需求没有很强,但是目前产业链库存水位低,预期第三季面板价格缓涨、第四季持平,面板厂有机会在第四季转亏为盈。
在产能利用率方面,Omdia指出,今年面板市况处于尴尬期,面板厂还是积极控制产能,预估电视面板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成以下、IT面板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成。
集微网消息,根据外媒OLED-info消息,位于美国的剑桥同位素实验室发现,氘这种同位素可以显著延长OLED面板的寿命,使其更不容易老化,并能提高发光效率。
近年来OLED面板以其高亮度、超薄、广色域、可弯曲等特性,正迅速取代LCD面板,被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采用。根据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全球智能手机中OLED面板的使用率已达到49%。
但是,OLED面板应用于大尺寸的电视,则会暴露一些缺点。首先,这种面板的亮度难以做得非常高;其次由于红/绿/蓝不同光源的寿命不同,屏幕显示固定画面时间过长,会有烧屏的问题。
研究机构表示,使用氘同位素替代化合物中的氢用作发光材料,可以显著延长OLED面板的使用寿命,同时可以实现更高的亮度。这是由于氘-碳之间的化学键比氢-碳的键能更强,形成的化合物更加稳定,这种现象被称为“动力学同位素效应”(KIE)。最近研究机构已经尝试将氘应用于OLED的研发,主要用于发射蓝光的OLED光源。由于蓝光的频率更高、能量更强,因此以往这种光源衰退的幅度更快。使用氘取代氢,可以使蓝光元件的寿命延长5-20倍,同时发光效率也会得到提升。
研究人员发现,在OLED生产的烧结环节中,用氘取代氢可以显著降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热电子退化效应效应”。在其它半导体加工和制造环节,应用氘同样可以使得晶体管的寿命提升10-50倍。
在自然水体中,每6400个氢原子中才会有一个氘原子,因此这种同位素十分稀缺。不过,目前美国有一些重水(D2O)生产设施,可以浓缩富集重水,从而提取氘。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剑桥同位素分离公司(CIS)是剑桥同位素实验室(CIL)的全资子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用D2O浓缩设备。
具体来看,“氘代溴苯”用于OLED材料制备,即可实现延长发光寿命的功效。除此之外,氘应用于其它半导体、电子领域,同样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
集微网消息,近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新项目一期投产至今产能利用率维持在多少?
超声电子(000823.SZ)6月20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新型特种印制电路板产业化(一期)建设项目”正处于爬坡期,当前产能利用率约5成。
截至发稿,超声电子市值为51.77亿元,股价为9.64元/股,较前一日收盘价下跌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