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民老婆厦门是中国较早发展航空维修产业的地区之一,打造了以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其他航空维修企业为产业链条关键环节的国内重要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在三十年前,厦门太古在厦门成立,企业与产业共成长,如今已发展成为亚太区领先的飞机维修、修理及大修服务提供商。”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李正林表示。
积极推动海关监管创新,改革航空维修产业人才职称评价体系,大力推动航材税率调降……近年来,一系列政策为航空维修产业展翼高飞提供坚实的保障。
眼下,在厦门太古的六个机库里,超过30架大飞机同时在场检修,业务十分繁忙。李正林说,今年厦门入境维修飞机已超百架,公司全年销售的工时数将有望接近甚至超过400万。
境外飞机为什么要到厦门维修?经济日报评论部记者银晟认为,一方面是政策优势,厦门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海关监管方式、人才、航材税率等方面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助力航空维修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是企业的技术优势,厦门太古积淀了二十多年飞机维修的精湛技术,拥有从设计到维修的全套航空工程服务能力。
“我上一次来厦已经是十年前,这次过来,深刻感受到厦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厦门自贸片区,科技日报记者部副主任滕继濮谈起此次来厦的感受。他说,最直观的变化在交通领域,“高颜值”的桥隧多了,而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密集成网,带来的是投资、人才等要素不断在厦门汇集。
“挂牌以来,厦门自贸片区累计推出创新举措553项,全国首创126项;国务院6批143项改革试点经验中,厦门经验占21%,推广落实率达到98.6%。”记者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定格厦门自贸片区的亮眼成绩。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厦门自贸片区聚焦改革开放创新、抓好服务经营主体、赋能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重点产业平台的建立以及精准配套服务的跟进,是厦门自贸片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财富密码’。”记者们认为,这也集中展示了厦门“开放、包容、务实、高效”的城市发展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