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奶嫩模羽庭很多新手在自己组装电脑时,精心挑选完一颗CPU,咬牙下单后,主板却买得及其敷衍,导致CPU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而且在今后的配件升级中,是否和主板兼容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在内的重要因素。在这边文章中,我会尽力用普适性高的名词,一些不得不用的名词也会做出解释,力保小白看得懂,不蒙圈。
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一般是一块矩形的电路板,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结合点,供CPU、显卡、声卡、硬盘、内存条,硬盘,外设等设备的结合,它们通常直接插入有关插槽,或者用线路链接。
主板中最重要的构成组件是芯片组(Chipset),芯片组通常由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组成;
北桥芯片就是在CPU插槽旁边的一块芯片,由于它的发热量较高,所以上面常常都覆盖了散热片,主要负责CPU和内存、显卡、PCI之间的数据交换,是主板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
南桥芯片在靠近PCI槽和ISA(指令集架构)槽的位置,主要负责I/O接口等一些外设接口的控制、IDE设备(硬盘等设备的一种接口技术)的控制等;
芯片组也为主板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比如集成显核(内置显核)和集成声卡(内置声卡);
Z:发烧级,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K”、“KF”的IU;
B:中高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F”或者不带后缀的IU;
H:入门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载后缀带“F”或者不带后缀的IU。
X:发烧级,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X”的锐龙系列AU;
B:中高级,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X”和不带后缀的锐龙系列AU;
A:入门级,不支持超频,一般搭配带后缀“G”的锐龙系列AU和搭配后缀“GE”的速龙系列AU;
内存标准:指的是支持的内存频速,支持的内存频速越多,以后升级内存条时可选范围就越广;
最大内存容量: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越大,以后升级内存条时可选的内存容量上限就越高;
内存插槽:就是可以插几根内存条,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下有四根内存插槽的ATX或M-ATX型主板,看下是否支持3通道,如果支持,就可以同时插三根内存条,否则还是老老实实组建双通道吧。
PCI Express x1插槽:全长25毫米,共有36根针脚,14个根用于数据传输,22根用于供电,主要用途是插独立网卡、独立声卡、USB 3.0/3.1扩展卡等,有的人还会通过转接线插槽装上显卡,用来挖矿或者实现多屏输出。
PCI Express x4插槽:全长为39毫米,共有64根针脚,42根用于数据传输,22根用于供电,常常被做成M.2接口的形式,主要用途是插固态硬盘,有部分高端主板还会让它直连CPU,用于安装PCIe的固态硬盘;也可以用来插M.2无线插槽一般会被加工,让其长度和x16插槽统一;
PCI Express x16插槽:全长89毫米,共有164根针脚,142根用于数据传输,22根用于供电,具有16通道所带来的高带宽,多用于插独立显卡,是在物理位置上最靠近CPU的长PCI槽,与cpu处理器直接相通,能够降低CPU和显卡之间数据交换的延迟;
交火/SLI:多显卡并行技术,又称为显卡交火,说白了就是把绘制一张图像的工作细化后,分给多张显卡来共同来处理,AMD-ATI的多显卡技术叫做CrossFire,NVIDIA的多显卡技术叫SLI;
为什么它们会偷工减料甚至伪装呢,是因为供电相数越多,给CPU提供大电流时候越稳定,在超频时也越稳定,因此大家普遍认为,供电的相数越多,主板的用料就越扎实,所以......
这里没什么好说的,注意看清楚接口数量和接口类型,然后去买兼容的硬盘即可;
内置网卡这里要注意一个看它的最大网路速度,如果你家是200兆宽带,而主板的内置网卡不支持千兆,那你就需要去单独买一张独立网卡插在PCI Express x1插槽上了。
声卡一般用内置的就行,当然,如果你是专业歌手、主播、音频/视频创造者、音乐发烧友、以及专业网络人妖,那可以选择去买一张独立声卡,同样是插在PCI Express x1插槽上(这一刻,扩展PCI插槽数目的重要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