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春来早片尾曲作为13代的原配Z790上市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对于绝大数的普通玩家,动不动就2000多的售价还是有点不亲民。不过随着B760M芯片组主板的上市,给了玩家们更多的选择余地,就好比我今天上手体验的微星 MAG B760M MORTAR WIFI主板。微星 B760M MORTAR 系列支持intel最新的第13代酷睿处理器,并向下兼容12代处理器,共推出了5个型号,其中包含带WIFI和不带WIFI的DDR4和DDR5版本,和DDR5的MAX版本。相较于上一代 B660 系列在软硬件方面均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和优化。
微星 MAG B760M MORTAR WIFI主板外包装方面,和B660没有区别,一如既往的机甲风格,背面则是产品的特征规格。
微星 B760M 迫击炮 MAX为标准的MATX紧凑版型,基于Intel B760芯片组,主板的VRM(CPU供电区域),第一个SSD安装位,南桥芯片位置均覆盖了厚重的银白色铝制散热装甲,和底部黑色的PCB形成银黑配色。
微星 MAG B760M MORTAR WIFI主板的供电部分,12+1+1的供电设计,CPU核心供电为12相Duet Rail设计,核显供电则是1相,配备了钛金电感和75A电流的DrMOS,外接供电部分为8+8pin供电接口。VRM区域散热片加大设计,均附有高品质7W/mK MOSFET 散热垫和choke 散热垫。确保在高负载环境下仍保有该有的性能表现。
微星 MAG B760M MORTAR WIFI主板提供3条PCI-E插槽,第一条并采用SMT工艺和PCI-E钢铁装甲加固的是CPU直连PCIe 5.0x16显卡插槽,理论带宽可达128GB/s,下面两条分别为PCIe3.0x1插槽与PCIe 4.0x4插槽。主板拥有2个M.2固态硬盘插槽,且均支持PCIe 4.0协议以及4倍速模式,其中第一个M.2安装位带有冰霜铠甲。
除了2个M.2固态硬盘插槽,存储方面,在南桥芯片右侧及下方分别提供了2组共4个SATA接口,最高支持SATA 6Gb/s速率。
微星 MAG B760M MORTAR WIFI主板依旧将声卡区域布置在了主板左下角,板载声卡采用Realtek ALC987加日系音频电容的组合,为防止电磁干扰,在主板上还划分出了专门的分割线。
配件包含了感谢卡片、保修卡、说明书、安装指南、贴纸贴标、SATA线材、WIFI 天线 基座螺丝。
按下F7进入高级模式,左右各3个选项图标,分别为基础设置、超频设置、M-FLASH更新、OC配置、硬件监视器、Beta Runner。
在基础设置中,可查看系统状态,对CPU、芯片组、电源、存储、网络、USB接口等设备进行管理和设置。
内存则选用了XPG LANCER RGB DDR5 6000,全金属材质的散热马甲,表面采用金属烤漆工艺处理,毕竟这个板子搭配白色好看。XMP下一键即可6000频率,搭配微星的memery try it,小超一下不是问题。
SSD选用了同品牌的S70B和S50pro,2个M.2位置充分利用起来。
S70B官方标称顺序读取速度为 7400MB/s,顺序写入速度可达 6400MB/s。随机性能方面,4K 随机写入速度最高 740K IOPS,4K 随机读取速度最高 650K IOPS,最为主盘使用最合适了。而2T的大容量S50pro则是作为从盘使用。
随话说的好:遇事不决迫击炮。微星 MAG B760M MORTAR WIFI 再次给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从实测性能来看,日常使用跑分和Z790几乎没有差异。加之高标准的做工、用料和规格,轻松驾驭13代的任何一款CPU都是没有问题的。相对于之前只有Z790一条路来讲,微星 MAG B760M MORTAR WIFI 主板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可选择性,不错的性能加上远低于Z790的售价,绝对是搭配13代处理器的实惠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