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冯绍峰的电视剧为了更好彰显第13代处理器的性价比,日前12代经典型号价格逐步上调,原先和i5-13400F形成强力竞争的i5-12600KF散片已经来到1500元以上,相比1300元的i5-13400F已经没有价格优势,这样一来消费者的选购重心也就会向13代倾斜。
在Cinebench R23多线%性能,价格差会比性能差略大,也就是说现阶段新i5已经具备不错的选购价值。
同时,虽然盒装版的i5-13400比i5-13400F还要再贵200元,实际散片的差价则在90元左右,这个价格换一个超高频率且性能尚可的UHD730似乎还挺香。
基于Gen 12 Xe架构的UHD730最早出现于英特尔第11代i5-11400,此后经历i5-12400\13400迭代,虽型号未变,EU单元未变,不过频率从1300MHz升级到1450MHz(12代)再到如今的1550MHz,即便架构特性都没改,这一代UHD730也已经比初代强了约20%。平心而论,测试数据就等同于当年11代i5-11500集成的UHD750(32EU/1300MHz)水平,和UHD630之间的差距优势则更明显。你配双通道高频内存对核显性能发挥自然是极好的,但考虑到核显的综合3D性能,高频内存带来的收益并不明显,普通用户基本上选双通道D4-3200/3600就是天花板了。英特尔UHD核芯显卡是LOL等游戏神器,可以在高画质下获得高FPS表现。
作为一颗10核16线程处理器,如今它的绝配座驾居然是H610,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毕竟几年前i7-7700K这种四核产品都能配3000-4000元的Z270主板,搭配800甚至上千的高端水冷,然后选出两三万的配置(这个你要问卡吧用户当时是怎么想的了)。
微星PRO H610M-E是一张入门级H610板型,属于适应13代发布的新产品,它的供电设计形式和微星入门级的B760主板保持一致,CPU核心供电不再采用8并联4相的模式,而是采用类似华硕的1+6+(1)相供电,可以满足i5-13400等处理器的高负载稳定运行。主板集成4个USB 3.0(2后置+2前置)、4个SATA III以及一条全速M.2(3.0*4)接口。集成声卡为主流级的ALC897,集成网卡为入门级的RTL8111H千兆。主板自带VGA+HDMI(1.4)显示输出接口,可以接驳各款主流显示器。
实际上你能用上多少个USB 3.0接口还要取决于你的机箱,因为主板提供的有2个USB 3.0都需要通过机箱前面板转接出来才能使用,而200元以内的机箱几乎都只提供1个USB 3.0接口加上1-2个USB 2.0。所以这套配置中,你实际可用3个USB 3.0+6个USB 2.0,满足90%以上的家庭用户需求没有任何问题(键盘、鼠标、USB音箱、USB桌面灯、USB桌面风扇都是接USB 2.0接口,3个USB 3.0给U盘、移动硬盘传输数据够用了)。
对于那些USB 3.0接口需求旺盛的消费者,你也可以在淘宝上购买PCI-E x1接口转USB 3.0的转接卡,记得购买免供电的版本,这样机箱里面会稍微整洁一点。这种USB 3.0转接卡不同级别产品之间差价也比较大,比较贵的产品一般供电相数多,电流也比较大(比如4个口8A电流/平均每个口可达5V/2A),适合需要接驳多个移动硬盘的消费者。这种29.9元4个口的产品总计1相供电,2A电流,适合接驳U盘等设备。
核芯显卡消费者如果不考虑未来升级,完全可以选择额定功率较低的电源,比如长城小金刚GW-330,额定230W,带这套配置没有任何问题。该产品单路12V功率可达192W,相当于未来你还可以加装一块无需外接供电的低功耗独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