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上天子LGA1718针脚配合八爪鱼金属壳,能看出锐龙7000的这个壳子相当厚,问题是这会不会导致散热再度成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使用R7-7700X和微星B650M MORTAR WIFI看看这家伙的能力值不值得拥有呢?
超频三K4•挑战者四热管多平台风冷塔式散热器,它是这个月才发布的全新玩家系列,具有独特的白橙色包装设计与专属的玩家系列专属LOGO,拥有出众的性能表现与外观设计。
散热鳍片的表面覆盖了特制的散热涂层,可有效防止表面氧化,而且有黑/白两种颜色可供选择,散热效率很高,装机搭配更加美观。
热管聚合底座,非常规热管直触设计,超频三是国内首家使用HDT工艺的厂商,并拥有实用型专利。玩家系列K4采用全新特殊工艺使底座所有热管压缩聚合,经过实验測试,对比常规的热管直触与纯铜焊接底座热传导效率更佳。
130mm大尺寸增压风扇转速优化为400-1600RPM,低负载运行时更加安静。风扇背部搭载10根450倾斜肋条支架,具有增强风压,聚找气流效果,在同等转速下比常规的12CM风扇风量更大,噪音更低,风扇的边缘还增加了大面积的减振橡胶垫,进一步降低运行震动,但是用K4这么一个四热管的塔式散热器压R7-7700X?你在搞笑吗?
微星MAG B650M MORTAR WIFI主板,虽然依旧是MATX小板型,但掂量一下就知道它的分量相当不错,不但散热片巨大,而且配置了四条纯色的DDR5插槽,在CPU供电上也有着不错的配置。
搭配两组CPU 8Pin外接供电接口很说明问题了,AM5的扣具底板是不可拆卸的,能够兼容AM4平台散热器,扣具没有改尺寸还是很良心的。
B650迫击炮的CPU供电采用了12+2+1 DUET RAIL供电设计,其中CPU供电为12相,每相配有一个90A的DrMos,来自MPS的MP87670. SOC供电两相,DrMos与核心供电相同,MISC供电1相,PWM是MPS的MP2857,为了给CPU提供更加稳定的散热环境,该主板的DrMos上覆盖了2个超大散热模块。
单侧开合的DDR5内存插槽为四根同色配置,支持双通道模式,但是至今仍然没听说容量能达到256GB,还依旧官方认证支持128GB扩展,还是要等单条64GB更多些估计就能出现转机了。再就是5200MHz是基本支持频率,上6000MHz很轻松,超频冗余大一直是AMD芯片组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主板一共有3条PCIe插槽,靠近CPU的支持PCIe4.0×16,带金属装甲,40系显卡都比较重,AMD RX7900XTX也轻不到哪儿去,它可以对插槽提供更稳固的保护。另外显卡插槽一端是快拆的小扳手,拆装显卡很是轻松。另外一些小设计都相当到位,两个固态硬盘插槽(免螺丝锁扣设计),都支持PCI-E 4.0全部都有金属散热板,提供了4个SATA 3.0接口,作为高端芯片组的板子可能有点少,不过我只给它配备了一块4TB 机械硬盘,个人是足够用了。
全核5.2GHz采用了HWINFO和AIDA64一起对7700X的发热来一番拷问,我就直接使用的AIDA64 FPU拷机。结果在待机状态下1.198V的CPU电压,CPU功率为47W,CPU温度保持着40.4℃;FPU单拷状态下5分钟后的测试成绩为1.200V的CPU电压,CPU功率为120W,CPU温度保持着79.9℃。有没有些惊喜?是不是有些意外?80℃,用K4压得噢!风扇转速为1486R/Min,看到这个温度表现放心啦!
据说锐龙跑CineBench R15总会出现闪蓝屏,而我测试的结果没有问题,在R23中也同样完美跑完,不过19366这个分数实在是不敢恭维,要知道13700K跑这个测试轻松接近30000了!
超频三K4挑战者散热器带来不小的惊喜。没想到这款百元级的风冷散热的表现能让我如此省心,虽然7700X简单设置以后拷机功耗120W,但是抛开CPU的金属盖积热不讲,K4能压到80℃的确是个惊喜了!而K4的全金属扣具,耐用度更高,130mm大尺寸增压风扇,在提升散热效率的前提下还降低了运行噪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