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的夏天演员表春节一过,不少人会选择这个时间段来入手一款轻薄本,辅助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恰好,每年这个时间段轻薄本市场刚趋于稳定,新品推出的速度开始下降,刚买就出新品的情况不多见,是个挑本的好时机。
联想开始发力中国市场,华为和荣耀的笔记本沉寂半年后也新增了一大波新品,连 Redmi 也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产品。
另外一类就是搭载 AMD 第三代锐龙处理器的产品,包括低压版和标准电压(锐龙5 3500U/3550H、锐龙7 3700U/3750H等)。
由于第三代锐龙基于 12nm 工艺打造,在功耗控制方面提升较大,笔记本的续航时间也有了质变。
说个题外话,目前移动版第四代锐龙处理器已经发布,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采用 7nm 工艺,性能提升不小。
相关的笔记本电脑预计会在今年 5 月的台北电脑展后大规模发布,没有硬性笔记本需求的朋友可以选择继续持币观望一下。
能够同时满足后面三个条件的话,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产品了,价格也会贵不少。
下面提到的价格是个人觉得比较合适的入手价,要是当天的价格更贵,可以适当等待一下。
有更多预算可以入手 16GB 内存版本,3599 元而且还自带正版 Win10 系统,开箱就用。
虽然 MagicBook 也提供了 15 英寸的版本给消费者选择,但建议有大屏需求还是选择屏幕素质更好的荣耀 MagicBook Pro。
16.1 英寸屏幕,屏幕素质更高色域达到 100%sRGB 级别,最低价只需要 3999 元,升级 16GB 内存也只需要 4499 元。
华为 MateBook D 14/15 没有多余的点缀只有银色的品牌 LOGO,如何选择主要看你的审美习惯。
至于英特尔版本,价格已经上探到自家的 Matebook 13/14 的水平,并不推荐。
想要更高素质的屏幕,低价位的选择只有两个,华为 MateBook 13 锐龙版是其中之一。
不过,MateBook 13 锐龙版接口只有 USB-C,需要另外购买扩展坞使用。
MateBook 13 和 14 的英特尔版本也在昨天升级为第十代酷睿产品,但是两者的同配置价格差距并不大,只有 400 元。
这种情况下我更加倾向于 i5 16GB 内存的 MateBook 14,接口齐全更方便一些,2 月 7 日首销 6399 元,可以入手。
至于 RedmiBook 系列,小米算是英特尔的忠实粉丝,RedmiBook 14 和 13 都是首发的英特尔平台。
不过,性能相近的情况下,英特尔平台酷睿平台和 AMD 锐龙平台在使用体验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且RedmiBook 系列的价格与性能参数并没有展现出优势,所以不推荐。
同样是 2K 高分屏,不过屏幕是 16:10 的比例,但接口相对比较齐全,活动价 4499 元。
S740 是常规笔记本形态,i5 i7 版本都标配 16GB 内存,比较良心。
i7 版本则有更好的核显性能,活动价 6999 元,两个版本都可以购买。
C740 是带有触摸屏的二合一翻转本,与 S740 一样都是标配 16GB 内存。
价格比 S740 更贵一些,i5 版本活动价 5999 元,i7 版本是六核心处理器,活动价 6999 元,值得入手。
这款笔记本不能算是游戏本,因为没有独立显卡,而 14.9mm 的厚度和 1.7Kg 的重量也能算是 15 英寸轻薄本的范畴。
注意,这里并不是说打游戏会更流畅,而是专业软件的运行或重度办公情况下会比更快一些。
适合码农、摄影师等不需要图形性能的人,如果学习建模或者剪辑视频的话,还是买带有独立显卡的游戏本比较好。
惠普商务本军工品质,锐龙5 8+512,建议选择高色域 72%NTSC 屏幕,重要的是能扩展内存,价格能 3999 元或更低。
去年也比较火的大屏创意工作本,可以做到 6499 元或更低。标压酷睿i5 8+256,GTX1650 独立显卡,15.6 英寸 72%NTSC 屏幕,97Wh 电池长续航。
一般来说,搭载 AMD 锐龙平台的产品会比英特尔酷睿平台便宜,因此低价位的轻薄本选择 AMD 锐龙平台并没错。
中高端的轻薄本,例如 5000 元以上,可以考虑英特尔酷睿平台的产品,会有着更好的外观设计和使用体验。
选购笔记本其实并不难,只要坚持不要到电脑城、百脑汇之类的综合性实体店购买,就能避免一大半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