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游龙传m)是以页为单位管理和分配内存。但是现实的需求却以字节为单位,假如我们需要申请20Bytes,总不能分配一页吧!那岂不是严重浪费内存。那么该如何分配呢?slab分配器就应运而生了,专为小内存分配而生。slab分配器分配内存以Byte为单位。但是slab分配器并没有脱离伙伴系统,而是基于伙伴系统分配的大内存进一步细分成小内存分配。
前段时间学习了下slab分配器工作原理。因为自己本身是做手机的,发现现在好像都在使用slub分配器,想想还是再研究一下slub的工作原理。之前看了代码,感觉挺多数据结构和成员的。成员的意思是什么?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知道你是否感觉云里雾里。既然代码阅读起来晦涩难懂,如果有精美的配图,不知是否有助于阁下理解slub的来龙去脉呢?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文章图多,图多,图多。我们只说原理,尽量不看代码。因为所有代码中包含的内容我都会用图来说明。你感兴趣绝对有助于你看代码。
slub的数据结构相对于slab来说要简单很多。并且对外接口和slab兼容。所以说,从slab的系统更换到slub,可以说是易如反掌。
现在假如从伙伴系统分配一页内存供slub分配器管理。对于slub分配器来说,就是将这段连续内存平均分成若干大小相等的object(对象)进行管理。可是我们总得知道每一个object的size吧!管理的内存页数也是需要知道的吧!不然怎么知道如何分配呢!因此需要一个数据结构管理。那就是structkmem_cache。kmem_cache数据结构描述如下:
cpu_slab:一个per cpu变量,对于每个cpu来说,相当于一个本地内存缓存池。当分配内存的时候优先从本地cpu分配内存以保证cache的命中率。
offset:slub分配在管理object的时候采用的方法是:既然每个object在没有分配之前不在乎每个object中存储的内容,那么完全可以在每个object中存储下一个object内存首地址,就形成了一个单链表。很巧妙的设计。那么这个地址数据存储在object什么位置呢?offset就是存储下个object地址数据相对于这个object首地址的偏移。
min:当按照oo大小分配内存的时候出现内存不足就会考虑min大小方式分配。min只需要可以容纳一个object即可。
list:系统有一个slab_caches链表,所有的slab都会挂入此链表。
struct kmem_cache_cpu是对本地内存缓存池的描述,每一个cpu对应一个结构体。其数据结构如下:
了解了基本的数据结构,再来看看slub提供的API。如果你了解slub,我想这几个接口你是再熟悉不过了。
slab分配器提供的接口该如何使用呢?其实很简单,总结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使用kmem_cache_create创建名称为kmem_cache_16的kmem_cache,该kmem_cache主要是描述如何管理一堆对象,其实就是slab的布局。每个对象都是16字节,并且分配的对象地址按照8字节对齐,也就是说从kmem_cache_16中分配的对象大小全是16字节。不管你要申请多少,反正就是16Bytes。当然,kmem_cache_create仅仅是创建了一个描述slab缓存池布局的数据结构,并没有从伙伴系统申请内存,具体的申请内存操作是在kmeme_cache_alloc中完成的。
什么是slab缓存池呢?我的解释是使用struct kmem_cache结构描述的一段内存就称作一个slab缓存池。一个slab缓存池就像是一箱牛奶,一箱牛奶中有很多瓶牛奶,每瓶牛奶就是一个object。分配内存的时候,就相当于从牛奶箱中拿一瓶。总有拿完的一天。当箱子空的时候,你就需要去超市再买一箱回来。超市就相当于partial链表,超市存储着很多箱牛奶。如果超市也卖完了,自然就要从厂家进货,然后出售给你。厂家就相当于伙伴系统。
好了,后面说的大部分内容请看这张图。足以表明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了。看懂了这张图,就可以理清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了。
在图片的左上角就是一个slub缓存池中object的分布以及数据结构和kmem_cache之间的关系。首先一个slab缓存池包含的页数是由oo决定的。oo拆分为两部分,低16位代表一个slab缓存池中object的数量,高16位代表包含的页数。使用kmem_cache_create()接口创建kmem_cache的时候需要指出obj的size和对齐align。也就是传入的参数。kmem_cache_create()主要是就是填充kmem_cache结构体成员。既然从伙伴系统得到(2^(oo>
16)) pages大小内存,按照size大小进行平分。一般来说都不会整除,因此剩下的就是图中灰色所示。由于每一个object的大小至少8字节,当然可以用来存储下一个object的首地址。就像图中所示的,形成单链表。图中所示下个obj地址存放的位置位于每个obj首地址处,在内核中称作指针内置式。同时,下个obj地址存放的位置和obj首地址之间的偏移存储在kmem_cache的offset成员。两外一种方式是指针外置式,即下个obj的首地址存储的位置位于obj尾部,也就是在obj尾部再分配sizeof(void*)字节大小的内存。对于外置式则offset就等于kmem_cache的inuse成员。
针对每一个cpu都会分配一个struct kmem_cacche_cpu的结构体。可以称作是本地缓存池。当内存申请的时候,优先从本地cpu缓存池申请。在分配初期,本地缓存池为空,自然要从伙伴系统分配一定页数的内存。内核会为每一个物理页帧创建一个struct page的结构体。kmem_cacche_cpu中page就会指向正在使用的slab的页帧。freelist成员指向第一个可用内存obj首地址。处于正在使用的slab的struct page结构体中的freelist会置成NULL,因为没有其他地方使用。struct page结构体中inuse代表已经使用的obj数量。这地方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刚从伙伴系统分配的slab的 inuse在分配初期就置成obj的总数,在分配obj的时候并不会改变。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既然表示已经使用obj的数量,为什么一直是obj的总数呢?你想想,slab中的对象总有分配完的时候,那个时候就直接脱离kmem_cache_cpu了。此时的inuse不就名副其实了嘛!对于full slab就像图的右下角,就像无人看管的孩子,没有任何链表来管理。
当调用kmem_cache_alloc()分配内存的时候,我们可以从正在使用slab分配,也可以从percpu partial分配,同样还可以从pernode partial分配,那么分配的顺序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下图表示。
首先从cpu 本地缓存池分配,如果freelist不存在,就会转向per cpu partial分配,如果per cpu partial也没有可用对象,继续查看per node partial,如果很不幸也不没有可用对象的话,就只能从伙伴系统分配一个slab了,并挂入per cpu freelist。我们详细看一下这几种情况。
1) kmem_cache刚刚建立,还没有任何对象可供分配,此时只能从伙伴系统分配一个slab,如下图所示。
2)如果正在使用的slab有free obj,那么就直接分配即可,这种是最简单快捷的。如下图所示。
3)随着正在使用的slab中obj的一个个分配出去,最终会无obj可分配,此时per cpupartial链表中有可用slab用于分配,那么就会从percpu partial链表中取下一个slab用于分配obj。如下图所示。
4)随着正在使用的slab中obj的一个个分配出去,最终会无obj可分配,此时per cpupartial链表也为空,此时发现per node partial链表中有可用slab用于分配,那么就会从per node partial链表中取下一个slab用于分配obj。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通过kmem_cache_free()接口释放申请的obj对象。释放对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好了,说了这么多,估计你会感觉slab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关系。如果作为一个驱动开发者,是不是感觉自己写的driver从来没有使用过这些接口呢?其实我们经常使用,只不过隐藏在kmalloc的面具之下。
__builtin_constant_p是gcc工具用来判断参数是否是一个常数,毕竟有些操作对于常数来说是可以优化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侵权投诉
:Array,ArrayList,List,LinkedList,Queue,Stack,Dictionary。
FreeRTOS中的堆、任务栈的空间。但是在概念的理解上,也需要知道STM32
在物理上分别储存在RAM和Flash中。RAM可读可写,掉电清零。Flash可读可写,但是读
的再利用,就如同我们使用数组存储{1,2,3,4,5}是为了后期取得它们的加和值,无缘由的
管理采用了以页为单位的buddy system(伙伴系统),但是很多情况下,内核仅仅需要一个较小的对象空间,而且这些小块的空间对于不同对象又是变化的、不可预测的,所以需要一种
与算法分析:C语言描述》曾被评为20世纪顶尖的30部计算机著作之一,作者在
和算法分析的著作尤其畅销,并受到广泛好评,已被世界500余所大学选作教材。
,如果要查找它们存储的某个特定元素却不知道它的位置,就需要从头开始访问元素直到找到匹配的为止;如果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如今我们已经迈入了多核CPU时代.然而,作为软件核心的
(Java版),个人收集整理了很久的资料,大家根据自己情况,有选择性的下载吧~
中“树”的概念来存储GPIB命令结点;并考虑程序实现的效率问题以及管理维护
中“树”的概念来存储GPIB命令结点;并考虑程序实现的效率问题以及管理维护
值:atomic data value: 不可再分解。如3、2、5等。nonatomicdata value: 可以再分解,其成分称为
》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最早是美国的一些大学开设的,1968年美国唐·欧·克努特教授开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