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事众人受累,NVIDIA GTX 1080、AMD RX 5700 XT等经典型号,能让玩家畅享1440p高画质游戏,甚至挑战 4K分辨率。如今市场风向转变,1000 美元以上旗舰显卡成宣传焦点,可多数玩家真实需求被忽视。Steam调查显示,主流显卡仍为RTX 4060这类中端型号,超50%玩家显示器分辨率停留在1080p。
NVIDIA自2018年推出RTX 2080 Ti起推高价格,AMD也放弃价格优势,致使整机成本飙升,PC游戏受众结构改变,新玩家被高价吓退。500美元价位本应是核心战场,这一价格既能提供优秀的1440p游戏性能,满足多数玩家的画质需求,又能在合理设定下支持4K分辨率,避免功能过剩导致的溢价。因此厂商需重新调整策略,重视玩家需求,推动行业重回正轨。
市场早已传闻Q3季度的内存价格上涨,但是涨势远比之前报道的凶猛,而且来得也非常快,还会一路持续到2026年,现在来看至少明年Q2之前停不下来。
DDR4方面,此前价格就已经跟DDR5倒挂了,而且因为临近退市,大厂的产能越来越少,导致供应出现缺口,目前缺口2%左右,Q4到明年Q2缺口将达到10-15%。
预计10月份DDR4合约价将上涨10%,现货价格将超过15%的涨幅。DDR5方面,10月份合约价将上涨10%到15%,现货价更是要大涨15%到25%。
以上还是DRAM内存颗粒的价格,如果一步步传导到大家购买的内存条上,涨幅恐怕都不止25%。(快科技)
近日,NVIDIA与Intel宣布达成合作,继日本软银集团、美国政府宣布入股Intel后,NVIDIA将斥资50亿美元入股Intel,成为大股东。根据协议,Intel将为NVIDIA定制基于x86架构的CPU,用于数据中心产品。
据知情人士透露,CPU的晶圆制造仍由台积电负责生产,再送往Intel代工厂完成封装。
同时,双方还将联合打造集成NVIDIA GPU芯片的x86 SoC,用于PC产品。据悉,CPU晶圆由台积电制造,再交由 Intel 完成封装。黄仁勋称,合作瞄准500亿美元市场,将带来创新产品。
武汉GPU算力维修中心由北京算力之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设立,专注GPU系列维修,深耕高端AI算力设备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解决方案。团队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维修及焊接工程师均持专业硬件资质,通过严苛内部考核,精通NVIDIA、AMD等主流品牌架构特性及深层技术。配备专职前沿技术研究团队,动态追踪行业技术演进,与上游芯片厂商深度协作,提供前瞻性技术洞察;针对高端/新型AI算力设备首发或罕见硬件故障,能快速响应并协同制定创新维修策略,确保维修能力与技术迭代同步,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AI 时代对高速连接需求提升,PCI-SIG 加快新标准制定。PCIe 7.0 标准发布后不久,PCIe 8.0 于月初公布。如今,PCIe 8.0 v0.3 草案接踵而至,已提供给组织内成员查看。后续还将持续开发,预计 2028 年完成 1.0 标准,与 Wi-Fi 8 标准发布时间一致。
9 月 21 日消息,OpenMind 现已推出一款号称是全球首个「AI 原生」开源机器人系统,该系统旨在统一全平台生态,构建统一的开发基础,让不同类型的机器人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感知、推理与行动,目前该系统已在 GitHub 开源,采用 MIT 协议,支持多种硬件与仿真环境。
该系统强调「硬件中立」,可运行在四足、双足、人形与轮式等不同平台上,并以 Docker 镜像提供快速部署,兼容 AMD64 与 ARM64 架构,支持接入 OpenAI、Gemini、DeepSeek、xAI 等模型,原生支持宇树 Unitree G1、Go2、TurtleBot 以及优必选等机器人产品,方便开发者快速上手。
在自主导航与环境理解方面,OM1 集成了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LiDAR 传感器与 Nav2 路径规划,让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自主移动。开发者可先通过 Gazebo 仿真环境进行行为测试,再将配置部署至实际硬件,从而降低实验成本与风险。与此同时,OM1 还提供了名为 OM1 Avatar 的前端界面,基于 React 开发,可实时展示机器人的状态与虚拟形象,方便观察和交互。(来源:IT 之家)
9 月 16 日,开发人形机器人的 Figure AI 公司在一轮融资中获得了超过 10 亿美元(约合 71.21 亿元人民币)的承诺资本,公司估值由此达到 390 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777.16 亿元人民币)。若此次交易达成,该公司将跻身最具价值初创企业之列。
这轮融资于周二正式宣布,其实早在今年大部分时间里就已在推进。彭博社曾在 2 月报道称,Figure 正与投资者洽谈融资事宜,当时计划以 395 亿美元的估值募集 15 亿美元资金。
Figure 公司成立于 2022 年,凭借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致力于研发外观和动作更接近人类的机器人,现已成为该领域最受关注的初创企业之一。该公司此前表示,其宏伟目标是打造具备「通用功能」的人形机器人——这类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推理和学习。(来源:IT之家)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