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希亚战记你还有脸回来?村里的王大妈指着李明远的鼻子骂道,你妈炒股把钱败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你们家就是我们村的耻辱!
十五年前,所有人都以为母亲陈玉华只是个疯狂的股民,败光了家产后选择轻生。
陈玉华在镇上开了十年玉华超市,生意一直不错。她是个要强的女人,总想着让家里过上更好的日子。
那年秋天,邻居王大妈买股票赚了八千块钱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镇子。陈玉华听说后,眼睛亮了起来。
还能骗你不成?我买的中国石油,一个月就涨了这么多。王大妈得意地掏出手机,你看,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陈玉华盯着那个数字看了很久。八千块钱,相当于她超市两个月的纯利润。她当晚就跟丈夫李德财提起这事。
李德财正在看电视,头也没抬:股票那东西我不懂,你也别瞎折腾。咱们踏踏实实开超市,日子过得也不错。
第二天,她跟着王大妈去了县城的证券营业部。那里人头攒动,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兴奋和期待。陈玉华看着大屏幕上跳动的红色数字,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加快了。
这是她瞒着丈夫偷偷拿出的钱,本来是准备给儿子李明远交下学期学费用的。但她觉得,如果能在股市里赚到钱,儿子的学费就不用愁了。
第一只股票,她买的是贵州茅台。选择这只股票完全是因为她听说过这个牌子,觉得应该不会有问题。68元买入,一个月后涨到85元,净赚5000多。
那天晚上,陈玉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5000块钱,比她开超市一个月赚得还多。她开始想象,如果投入更多的钱,是不是能赚得更多?
从此,陈玉华的生活重心开始转移。她买了一台二手电脑放在超市里,一边卖货一边盯盘。每天早上第一件事不是进货,而是查看自己股票的涨跌。
妈,你最近怎么总是对着电脑?儿子李明远放寒假回来,发现母亲变了个人似的。
李明远觉得母亲说话有些不对劲,但也没太在意。他正忙着准备毕业设计,很快就回学校了。
2007年春天,陈玉华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她把超市的流动资金陆续投入股市,账户里的钱从2万变成8万,再变成15万。
她开始订阅《证券时报》,买了一堆投资理财的书籍。虽然那些专业术语她大多看不懂,但这不妨碍她对股票的热情。
她学会了看K线图,知道了什么叫MACD,嘴里经常念叨着黄金交叉、死亡交叉这些词汇。
超市的生意开始受到影响。以前她总是起早贪黑,现在经常因为盯盘忘记进货。有时候客人问价钱,她心不在焉地随口报个数,经常报错。
没事没事,我在研究投资呢。陈玉华勉强笑了笑,刘姐,你要不要也买点股票?现在正是好时候。
刘大姐摇摇头走了。但陈玉华已经动了心思,她开始琢磨着怎么说服亲戚朋友也来投资。
5月份的时候,陈玉华的账户达到了22万。她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天生的投资家。那天晚上,她终于忍不住把秘密告诉了丈夫。
咱们超市的钱,还有我这些年攒的私房钱。陈玉华得意洋洋,怎么样?你媳妇厉害吧?
急什么?你看看,我赚了这么多。陈玉华不以为然,这些大公司的股票,怎么可能会跌?国家都在支持股市发展呢!
李德财想说什么,但看到妻子兴奋的样子,最终还是没说出口。他知道陈玉华的性格,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整个夏天,股市一路上涨。陈玉华的信心也越来越足。7月份,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超市抵押给银行,贷出30万继续投资。
万一什么?陈玉华打断了他,你看看我的收益率,半年时间翻了两倍多。就算股市有波动,也不可能跌多少。
她已经把一切都计算好了。按照现在的收益率,年底之前她的资金就能达到100万。到时候,他们就是镇上的有钱人了。
李德财拗不过妻子,最终还是在抵押合同上签了字。但他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晚上经常失眠。
陈玉华却越来越亢奋。她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承诺给他们月息3%的回报。妹妹陈玉芳借给她10万,表哥借了8万,连卖菜的刘大姐都被她说动了,借了2万。
9月份,陈玉华的账户资金达到了120万。她开始做更疯狂的事情:融资买股票。券商给她的融资额度是50万,她毫不犹豫地全部用完。
这时候的陈玉华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她每天凌晨4点半就起床看港股,9点半准时坐在电脑前等开盘。
她在超市里装了一台小电视,专门用来看财经频道。客人来买东西,她经常心不在焉,有时候找错钱都不知道。
玉华姐,你这是怎么了?邻居张大婶看不下去了,以前你多精明一个人,现在怎么整天魂不守舍的?
我在做大事业。陈玉华头也不抬,等我赚到1000万,咱们全家都搬到上海去住。
玉华姐,听说你炒股很厉害?胖子笑眯眯地说,我这里有钱,月息5%,借给你投资怎么样?
陈玉华眼睛一亮。月息5%虽然不低,但按照她现在的收益率,完全可以覆盖。她毫不犹豫地借了50万。
这笔钱到账后,她立刻全部投入股市。此时的陈玉华已经不是在投资,而是在。她开始买一些小盘股,听信所谓的内幕消息,追涨杀跌。
家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李德财发现妻子的状态很不对,她开始失眠,经常半夜爬起来看股票。有时候为了一个消息,她能在网上搜索几个小时。
妈,你要注意身体。儿子李明远国庆节回家,看到母亲瘦了一大圈,股票的事情别太着急。
你们都不懂!陈玉华变得暴躁易怒,我现在账户里有180万了!等到年底,肯定能突破300万!
她开始做各种各样的美梦。300万,在2007年的小镇上,绝对是一笔巨款。她想着给儿子在苏州买套房子,自己和丈夫也搬到城里去住。
那天早上,她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等待开盘。9点30分,上证指数开盘就跌了100多点。陈玉华以为只是技术性调整,并没有太在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数不但没有回升,反而越跌越狠。到了收盘,上证指数从6124点跌到了5968点,跌了156点。
但第二天,股市继续下跌。第三天,还是下跌。整个10月,股市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泻千里。
陈玉华的账户从180万跌到150万,再跌到120万。她开始坐立不安,夜里经常失眠。一闭上眼睛,就看到绿色的K线图在脑海里翻滚。
这只是调整,很快就会涨回来的。她不断地重复这句线月初,陈玉华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抄底。她觉得股市已经跌得差不多了,现在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玉华,你疯了吗?李德财看到妻子又去借高利贷,彻底爆发了,股票都跌成这样了,你还要买?
你懂什么?陈玉华歇斯底里地喊道,巴菲特说过,别人恐惧我贪婪!现在正是抄底的好时机!
但股市没有给她机会。120万跌到100万,100万跌到80万,80万跌到60万。陈玉华开始出现明显的精神问题。
她整天对着电脑屏幕自言自语,有时候突然哭泣,有时候突然狂笑。她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针对她,是不是庄家在故意打压股价。
明远,你说妈妈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有一天,她突然给正在学校的儿子打电话,为什么股票一直在跌?
李明远听出母亲声音里的绝望,他请了假回家。看到母亲的样子,他吓了一跳。短短一个月,母亲瘦了十几斤,头发也白了一大片。
她拒绝承认失败,更拒绝止损。在她的逻辑里,只要不卖出,就不算线月初,第一个债主找上门了。妹妹陈玉芳来要那10万块钱,她家孩子需要交学费。
陈玉华红着眼睛说:再等等,再等等,股市很快就会涨的,到时候我连本带利都还给你。
两姐妹从小感情很好,这次却因为钱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最后陈玉芳哭着离开,临走时说:姐,你真的变了,为了钱连亲情都不要了。
接下来,表哥、刘大姐、还有其他借钱的亲戚朋友都陆续上门。他们的态度从最初的理解和同情,逐渐变成了失望和愤怒。
玉华,你当初可是拍着胸脯保证的。表哥的语气已经很不客气,现在股票跌了,你总不能让我们跟着买单吧?
面对这些债主,陈玉华只能一遍遍地道歉,一遍遍地承诺。但她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这些钱什么时候能还上。
最可怕的是胖子老板的催收。12月底,陈玉华已经拖欠了一个月的利息,欠款从80万滚到了88万。
胖子老板带着两个小弟来到超市。玉华,这可不像你的作风啊?胖子笑眯眯地说,但眼神很冷,我的钱可不是那么好借的。
他在超市里转了一圈,最后敲了敲收银台:你要是再还不上钱,我就只能想别的办法了。
从那天开始,胖子老板的小弟每天都来超市看守。他们不说话,就是坐在门口抽烟。顾客们看到这些人,都不敢进来买东西。超市的生意彻底完蛋了。
陈玉华开始出现严重的精神症状。她经常对着空气说话,说股神巴菲特来梦里教她炒股了,说国家马上要救市了。有一天晚上,李德财发现妻子把家里所有的镜子都砸了。
她开始害怕出门,觉得所有人都在背后指指点点。她的体重在一个月内瘦了20斤,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落。
李德财试图带她去看医生,但她拒绝承认自己有病。我没病!她歇斯底里地喊,是股市有病!是这个世界有病!
2008年1月29日,农历腊月二十二,距离春节只有一周。这天股市再次大跌,陈玉华账户里剩下的15万也跌得只剩下8万了。
更要命的是,胖子老板带人上门最后通牒:张秀兰,我已经给了你足够的时间。明天晚上之前不还钱,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当天晚上,所有的债主都来了。十几个人围坐在客厅里,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愤怒和不耐烦。
面对十几个债主的围攻,陈玉华彻底崩溃了。她跪在地上哭喊:我也不想这样!我真的以为股票会涨的!求你们再给我点时间!
债主们的声音越来越大,陈玉华的哭声也越来越绝望。最后,所有人都散了,留下陈玉华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客厅里。
她看着满桌子的欠条,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些绿得发黑的股票,突然明白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她这辈子都还不清这些债了。
1月30日凌晨,雪下得很大。陈玉华最后一次打开电脑,看了看自己的股票账户。8万块钱,这就是她180万投资的全部结果。
她关掉电脑,走到儿子的房间。李明远正在睡觉,脸上还带着稚气。她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眼泪无声地流下来。
德财,明远,我走了。180万的债,我这辈子是还不清了。抽屉里有些股票的资料,还有一些别的东西,也许将来会有用。明远,你是个好孩子,妈妈相信你。对不起......
2008年2月1日,大年初一。本该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李家却在办丧事。李明远从学校赶回来的时候,母亲已经被送到了殡仪馆。他看着父亲李德财坐在角落里发呆,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
李明远拿起纸条,看完后整个人都僵住了。180万的债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他一年的工资还不到3万,这意味着他要不吃不喝60年才能还清。
李明远看着满桌子的欠条、借据,还有那些股票交割单。他突然理解了母亲为什么会选择这条路。
小伙子,你妈的债,你打算怎么办?胖子坐在沙发上,语气很平静,但眼神充满了威胁。
胖子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行,看在你是个孝子的份上,我给你十年时间。但利息不能少。
李明远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如果不答应,胖子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家鸡犬不宁。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李明远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他刚在苏州找到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月薪5000块,在当时已经算不错了。但现在他必须回来承担家里的债务。
明远,要不你就当这个家散了吧。父亲李德财哭着说,你还年轻,不应该被这些债务拖累。
他辞掉了苏州的工作,回到镇上重新开了超市。原来的超市已经被银行收回抵债,他只能另找门面。租金、装修、进货,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重新开业的超市只有20平方米,位置也不好,在镇子的边缘地带。李明远用仅有的3万块钱进了第一批货,大多是些低价的日用品。
每天早上5点,他就起床去县城的批发市场进货。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来回40公里的路程,经常要跑两趟才能把货拉完。冬天的时候,寒风刺骨,他的手经常被冻得通红,但不敢买手套,那要花20块钱。
超市从早上6点开到晚上11点,中间不休息。李明远自己看店,父亲李德财身体不好,帮不了什么忙。
为了增加收入,他开始做网页设计的兼职。每天晚上超市关门后,他就坐在电脑前干活到凌晨2点。眼睛经常熬得通红,颈椎也开始疼痛,但他不敢停下来。
周末的时候,他去县城的电脑培训班当老师。来回要坐2个小时的班车,车费20块钱,但一天能赚200块,这已经相当于超市好几天的利润了。2008年底,李明远统计了一下全年的收入。超市赚了3万,网页设计赚了2万,教课赚了1.5万,总共6.5万。除去基本生活费1.5万,他总共还了5万块债。
按照这个速度,他需要36年才能还清所有债务。这个数字让他绝望,但他没有放弃。
每顿饭的成本不能超过3块钱。早餐是白粥配咸菜,中餐和晚餐经常是一碗面条加一个鸡蛋。肉类只有在身体实在撑不住的时候才会买一点。
衣服是从批发市场买的最便宜的货,一件T恤15块钱,一条裤子30块钱。一套衣服要穿到实在不能穿了才会扔掉。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绝不买任何不必要的东西。连牙膏都要算着用,一管牙膏要用两个月。
最难熬的是夏天。超市里没有空调,只有一台破旧的风扇。温度高达38度的时候,他依然要在闷热的店里坐一整天。汗水把衣服浸透了又干,干了又浸透,在衣服上留下白色的盐渍。
冬天更难受。为了省电费,超市里不开暖气。李明远经常坐在店里瑟瑟发抖,手脚都生了冻疮。但即使这样,他也舍不得买一双好一点的棉鞋。
2010年春天,女朋友张婷婷提出了分手。这对李明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明远,我真的等不了你了。张婷婷哭着说,我们交往三年了,但我看不到任何希望。你什么时候能还清债务?我们什么时候能结婚?
李明远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他知道张婷婷说得对,以他现在的状况,确实给不了她想要的生活。
那天晚上,李明远一个人坐在超市里哭了很久。这是母亲去世后,他第一次哭。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和绝望。
一些年轻人更是直接避开他。以前的同学聚会,再也没人邀请他参加。偶尔在街上遇到,对方也只是匆匆打个招呼就走了。
明远,不是大婶不相信你。卖菜的王大婶有一天这样对他说,但你家现在这个情况,万一哪天超市开不下去了,我们的货款怎么办?
从那以后,很多供货商都要求李明远现金结账,不再给他任何账期。这让本来就紧张的资金流变得更加困难。
他花了500块钱报了一个网络营销的培训班。这500块钱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相当于他十天的生活费。但他觉得这是必要的投资。
刚开始做电商的时候,李明远完全是个门外汉。他不懂运营,不懂推广,连拍照都不会。第一个月,网店的销售额只有200块钱。但他没有放弃。他白天经营实体超市,晚上学习电商知识。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眼睛经常布满血丝。
慢慢地,他开始找到了门道。他发现镇上的土特产在网上很受欢迎,于是开始帮农户代销农产品。
第一次直播的时候,李明远紧张得说话都结结巴巴。直播间里只有3个人,还有2个是机器人。但他坚持了下来,每天晚上都直播一个小时。
2015年,李明远的电商业务开始有了起色。虽然收入还不多,但他看到了希望。
同时,凭借大学学到的计算机知识,他承接了县里几个政府网站的维护工作。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收入稳定,每个月能带来8000块的额外收入。
2016年,李明远的年收入达到了15万。这在小镇上已经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他开始加快还债的速度,每个月能还1.2万。
他开始认真学习直播技巧,研究如何做好农产品推广。凭借多年的电商经验和对本地产品的了解,他的直播间逐渐有了固定的观众。
2018年,一场直播中,李明远推广的本地蜂蜜突然火了。一晚上卖出了2000瓶,纯利润超过1万块钱。那天晚上,他激动得睡不着觉。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户找他合作。他的收入开始快速增长,2018年年收入达到了25万。
2019年,李明远成立了自己的农产品电商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已经有了正规的团队和固定的客户群体。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消费爆发式增长。李明远的业务也跟着水涨船高,年收入达到了30万。
胖子老板也对他刮目相看:小伙子,你真的很不错。说实话,当初我以为你最多坚持三年就放弃了。
2020年,李明远已经34岁了。15年的重压,让他的头发开始变白,脸上也多了很多皱纹。但他的眼神依然坚毅。
这一年,他的年收入达到了35万。按照这个速度,他很快就能还清所有债务了。
2021年,李明远还清了对亲戚朋友的欠款。当他把钱还给妹妹陈玉芳的时候,两个人都哭了。
姐夫,这些年真的辛苦你了。陈玉芳拿着钱,眼泪不停地往下流,你姐姐在天有灵,一定会感谢你的。
2022年,李明远还清了银行的贷款。那天,银行工作人员拿着结清证明,对他说:李先生,您真的很了不起。很少有人能在这种情况下坚持这么久。
2023年春节前,李明远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胖子老板的95万高利贷。
当他把最后一笔钱递给胖子老板的时候,这个在当地横行多年的人居然站起来,郑重地跟他握手。
小伙子,我佩服你。胖子老板的眼里有些湿润,15年了,你真的做到了。那天晚上,李明远来到母亲的墓前。他点燃了一炷香,跪在墓碑前说:妈,我做到了。咱家的债都还清了。
还债后的李明远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13年来,他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还债上,现在终于可以为自己考虑了。
首先,他要把房子重新装修一遍。这套房子承载了太多痛苦的回忆,他想要一个全新的开始。
2023年春天,李明远开始整理家里的旧物。父亲李德财已经7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整理工作主要由李明远来做。
在清理母亲陈玉华的遗物时,李明远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东西。有她年轻时的照片,有她写的日记,还有一些票据和资料。
妈妈真的很不容易。李明远翻看着母亲的日记,里面记录了很多关于家庭开支的计算,她一直在为这个家考虑。
在清理一个旧衣柜的时候,李明远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饼干盒。盒子很重,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些股票资料和交割单。这些东西李明远以前见过,都是母亲炒股时留下的。但在盒子的最底层,他发现了一个夹层。
夹层里有几张发黄的纸,看起来很正式。李明远拿起来仔细一看,上面印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证书几个字。
他的手开始颤抖,几乎握不住那张薄纸。股权证书上背面写着:苏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数量5万股,签发日期2007年3月15日。签名栏里,确实是母亲陈玉华的字迹。
李明远反复看了好几遍,确认这不是在做梦。母亲除了买那些在二级市场交易的股票,竟然还投资过一家公司的原始股?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李明远试图回忆,但他对母亲的投资情况了解得很有限。当时他还在上大学,母亲也很少跟他详细讲这些事情。
李德财戴上老花镜看了看:这个...我有印象。你妈好像说过,有人介绍她投资一个什么生物公司,说是原始股,将来会很值钱。
李明远盯着股权证书上的公司名称:苏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年过去了,这个公司还存在吗?这些股份还有价值吗?
他打开电脑,在搜索框里慢慢输入苏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几个字。手指在回车键上停顿了几秒,他深吸了一口气,按了下去。
搜索结果瞬间出现在屏幕上,李明远感觉天旋地转,他扶着桌子站起来,又重重地坐了下去。
李明远的眼眶开始发热,但眼泪流不出来。这种震惊已经超越了哭泣,超越了任何情感表达。他只是坐在那里,呆呆地看着电脑屏幕,看着那些让人难以置信的数字。
这...这是真的吗?他对着空气自言自语,声音沙哑得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