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后代作为一位电子爱好者,我也对显示屏有过一定的研究,并且总结了一篇文章。文章里面介绍了显示屏的信息,希望以下内容对你们有帮助~
IPS屏幕是基于TFT的一种技术,其实质是TFT屏幕。IPS屏幕就是使用IPS技术的屏幕,其相比一般普通的显示屏幕,拥有更加清晰细腻的动态显示效果,视觉效果更为出众,因此一般我们在选择液晶显示或者智能手机屏幕的时候,IPS屏幕会表现更出色。
TN是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的英文缩写。这是一种低廉、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
适合人群:适合打游戏,尤其是射击类游戏,刷新率够高,但不适合做设计,色彩丰富度低
VA屏是用VA液晶做成的显示屏,VA液晶(Vertical Alignment liquid crystal)是垂直排列液晶的简称。我们肉眼很难分辨眼前的面板是VA屏还是IPS屏,很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轻触液晶屏幕来感受它们的区别,如果有水纹出现,那就是VA软屏,如果没有水纹出现,那这就是IPS硬屏。
适合人群:va屏光线均匀,特别柔顺,适合平时正常使用办公的人群(敲代码、写文件、看电影)
显示分辨率就是屏幕上显示的像素个数,一般是以(水平像素数×垂直像素数)表示。分辨率越高,像素的数目越多,感应到的图像越精密。
在屏幕尺寸一样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就越精细和细腻;缺点是耗电高影响续航。具体呈现的画面也不能单单靠分辨率来决定,还要取决于显示器的尺寸,屏幕越大当然也需要分辨率越高。
一般普通显示器的分辨率为1080p,还有更高的2K、4k。相同屏幕尺寸下,屏幕分辨率越高,画面更加细腻清晰。
P表示的是纵向的像素数。1080P则表示屏幕总共有1080行像素数,一般分辨率为1920*1080。
K表示的是横向的像素数。2K分辨率是水平分辨率具有约2000像素的显示设备或者内容的通用术语,标准为2048×1080。主流的2K分辨率具体数值为2560×1440,以此类推4K的分辨率也是同样的道理。
显示器刷新率是指电子束对屏幕图像重复、扫描的次数,它的单位是赫兹。刷新率就是一块屏幕每秒钟能刷出多少张图像。通常我们的显示器刷新率为60Hz,也就是每秒钟显示器最多会播放60张画面。
刷新率越高意味着我们在观看图像时,体验更加流畅,眼睛看到的画面更清晰。刷新率越低,图像就会卡顿和闪烁,人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尽量选择高的屏幕刷新率,保证画面的流畅度,减少眼睛不舒适感。
人眼能够识别的极限帧率因人而异,像主打电竞旗号的高刷新率显示器早已支持144Hz甚至是220Hz刷新率,它的优势是能够让玩家更流畅的进行游戏和浏览内容,每秒多获得的画面反馈信息也是电竞选手决胜的关键。
色域就是指某种表色模式所能表达的颜色构成的范围区域。自然界中可见光谱的颜色组成了最大的色域空间,该色域空间中包含了人眼所能见到的所有颜色,可以用 CIELAB颜色空间来表示。
设备的色域空间越大,表明能够再现的颜色越多。无论是图片、视频等,通过显示屏表达时,色域就相当于画家手里画笔的数量,画笔越多,能表达的色彩越绚丽。
在这个坐标系中,各种显示设备能表现的色域范围用RGB(红、绿、蓝)三点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区域来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越大,就表示这种显示设备的色域范围越大。
sRGB 是一种通用的标准色域,达到 100% sRGB 色域的屏幕,属于主流高质量的屏幕。
NTSC 比 sRGB 色彩覆盖范围更大,色彩更加丰富,是目前厂商主流宣传的一种屏幕色域标准。
Adobe RGB 色域标准是平面设计师所青睐的,使其创作内容更加准确,亦能印刷出颜色无损而正确的相片。
DCI-P3 为专业数字电影级色域,对于电视、电影后期制作,能够更精准确、更真实的输出内容。
是指显示屏幕对角线的尺寸,一般用英寸来表示。通常用来衡量同一类型的显示器大小,而且为适应不同人群,会有不同的尺寸。
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主流的显示屏尺寸不同,目前笔记本尺寸最常见在13英寸到17英寸,主流的台式机尺寸在18.5英寸到27英寸。
一般情况下,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合适与否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的,而不是越大越好。
显示器的品牌非常多,常见主流的有三星、LG、AOC、微星、联想、明基(BenQ)、华硕、戴尔等等。
有的人会选择可以升降高度的屏幕,主要是给长时间久坐打代码,做设计的人群服务的。因为久坐对我们的身体不好,这个大家都清楚。因为专业的需要,我买了可升降的显示屏,使用体验感不错,累了就站着继续工作;但是如果平时工作不是长时间对着电脑,只是追求新鲜的话就没必要买。
以上就是有关显示屏的简要介绍了,分享和总结可能会存在专业性不够或者不准确,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