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人生小说优点:想要实现G-Sync同步技术,显示器厂商必须在显示器内部装NVIDIA研发的硬件芯片,好处是对画质更加明显,G-Sync需要搭配N卡,通过NVIDIA控制面板将G-Sync功能打开,建议采用DP线。
缺点:价格较贵,由于G-Sync模块是专有的,所以导致了仅有少数的厂商在使用这项技术。
优点:成本低,Free Sync效果不如G-Sync,免费开源,所以成本更低,效果可接受。此外,AMD还推出了一款Adaptive-Sync,相当于Free-sync的延伸版本。已经被VESA标准组织接受,并确立为DisplayPort 1.2a标准规范的补充,因此成了开放标准,相比于封闭的G-Sync更自由一些。
注意:N卡不是支持FreeSync,是驱动支持让带有FreeSync的显示器开启g-sync。N卡10系列和20系列可支持FreeSync,只要更新驱动就行。
IPS(LGD):指AH-IPS,是采用的LG的显示面板,而单纯只有IPS技术的可能就是采用的其他的显示面板了。
Nano-IPS:是LG是2017.12.25推出的一种面板,是在传统IPS基础上,添加了一层新型DE纳米颗粒到背光中,背光可能是KSF-WLED(主流,顶级WLED)背光也可能是GB-R-LED(较少,有衰减不均匀问题)背光,特点:98% DCI-P3色域,3-4ms响应时间,颜色偏艳丽,但对比度偏低。
Fast-IPS:是友达光电生产的新一代IPS面板,Fast-IPS液晶分子的排列和电极排布和传统IPS一样,是通过降低液晶层厚度和优化电压等实现更快速的响应,特点:95% DCI-P3色域,2-3ms响应时间,颜色贴近真实水平。
总结:高端Fast-IPS ≥ 主流Nano-IPS 低端Fast-IPS 传统主流IPS。
原文链接:色彩深度技术探讨,关于8bit,10bit,12bit,16bit,什么是灰阶?
通常来说屏幕上人们肉眼所见的一个点,即一个像素,它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组成的,每一个基色,其背后的光源都可以显现出不同的亮度级别,而灰阶代表了由最暗到最亮之间不同亮度的层次级别。
4K分辨率,屏幕细腻,出厂校色,同时色域达到100%sRGB,伽马曲线完美贴合,亮度均匀性和色度均匀性表现不错。在色准方面,平均 ΔE<1。
三面超窄边框,屏占比较高,使用观感不错。显示器支持高度、旋转、俯仰、竖屏等调节,搭配4个USB3.0的扩展可以较好的满足商用或者设计需求。
27寸+4K+IPS,拥有线% Adobe RGB及98% DCI-P3色域。
亮点:内置一个校色仪,而这在目前显示器市场上,即便是专业显示器类别内也是很少有的。
配置2个雷电3接口,用户可以90W的功率来为笔记本和其他外设充电,并且可以把两部显示器透过「菊花链」的方式来连接,让各种线材显得没那么杂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