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哥的鄙视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及无边框显示器。
目前液晶显示器行业新推出了一种超薄窄边框的显示器或者超薄无边框的显示器,无边框显示器是指屏幕边框极窄的显示器设备,采用将显示器屏幕和边框融合在一起的设计,在增加了显示器美观的同时,提升了用户视觉体验上的宽阔感。对于超薄的窄边框的显示器或者超薄无边框的显示器都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无边框显示器是省略了前框,显示玻璃直接用3M胶固定在中框构件上,中框构件即为外观面,此时中框构件和背板的拼接并不是零配的,即中框构件和背板的连接处会有缝隙。光是无孔不入的,所以光线就会从中框构件和背板连接处的缝隙射出。在晚上关灯状态下机器后面就会出现严重的光线射出不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及无边框显示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中框构件和背板连接处会有缝隙,导致光线射出不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包括背板和固定于所述背板上的中框构件,所述中框构件包括与所述背板的侧壁装配连接的侧板部和垂直于所述侧板部中部的限位板部,所述背板的前顶面与所述限位板部的后底面相贴合,所述侧板部与所述背板的连接处贴设有泡棉胶。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部由与所述背板相连接的: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垂直的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垂直的第三侧板和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垂直的第四侧板围合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背板通过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泡棉胶设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背板之间的接合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显示器,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和所述限位板部之间的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限位板部前侧的显示玻璃,以及与所述背光模组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还包括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背板内侧壁的灯条、设置于所述背板前侧的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反射片前侧的导光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前侧的模片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无边框显示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无边框显示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无边框显示器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及无边框显示器,通过在中框构件和背板之间贴设泡棉胶,利用泡棉胶的弹性,使得泡棉胶在受到中框构件和背板的双向挤压后收缩,将中框构件和背板之间的间隙填充,从而使得光线无法射出,避免了光线外漏的问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包括背板3和固定于背板3上的中框构件2,中框构件2包括与所述背板3的侧壁装配连接的侧板部(附图未标记)和垂直于侧板部中部的限位板部25,背板3前顶面与限位板部25的后底面相贴合,侧板部与背板3的连接处贴设有泡棉胶4。
通过在中框构件2和背板3之间贴设泡棉胶4,利用泡棉胶4的弹性,使得泡棉胶4在受到中框构件2和背板3的双向挤压后收缩,将中框构件2和背板3之间的间隙填充,从而使得光线无法射出,避免了光线外漏的问题。
进一步的,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板部由与背板相连接的,第一侧板21、与第一侧板21相垂直的第二侧板22、与第二侧板22相垂直的第三侧板23和与第三侧板23相垂直的第四侧板24围合形成。具体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第四侧板24围合形成中框构件2,中框构件2的中部被限位板部25分隔成为前侧和后侧,后侧的中框构件2与背板3相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三侧板23分别与背板3通过螺栓相连接。具体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背板3的侧壁的相应位置都设有通孔,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三侧板23与背板3的侧壁通过螺栓相连接。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和背板3的侧壁的固定方式还可为其他方式,例如焊接等,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泡棉胶4设置于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和第三侧板23与背板3之间的接合处。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的内侧与背板3的外侧壁通过泡棉胶4相连接,泡棉胶4被双向挤压后收缩,并将第一侧板21和第二侧板22、第三侧板23的内侧与背板3的外侧板之间的间隙填充,能够防止光学通过间隙外漏。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侧板24与背板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四侧板24和背板3的连接处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接。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第四侧板24和背板3的侧壁的卡拆卸连接方式还可为其他方式,例如螺栓连接等,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泡棉胶4的厚度为0.2mm至0.4mm。具体的,中框构件2和背板3的装配间隙大约为0.1mm,故可以伸缩的泡棉装配进去后会受到中框构件2和背板3挤压,这样将0.2mm至0.4mm的泡棉胶4被压缩后可以把中框构件2和背板3之间的装配间隙填满。其中泡棉胶4的厚度优选为0.3mm,由于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故选用黑色基材的泡棉胶4不会透光,任何颜色的光线均无法透过黑色的泡棉胶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边框显示器,包括设置于背板3和限位板部25之间的背光模组5、设置于限位板部25前侧的显示玻璃6,以及与背光模组5电性连接的控制组件9,还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无边框显示器防漏光结构。具体的,控制组件9控制背光模组5发出的光投射至显示玻璃6上,控制组件9设置在背板3的后侧。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5包括设置于背板3内侧壁的灯条51、设置于背板3前侧的反射片53、设置于反射片53前侧的导光板52,以及设置于导光板52前侧的模片组件54。具体的,导光板52的侧边的灯条51发出的光发射至导光板52,未射入导光板52的光线。灯条51设置在背板3的侧壁,反射片53、导光板52和模片组件54均设置在中框构件2和背板3组成的腔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边框显示器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无边框显示器1的支撑架8,支撑架8与无边框显示器1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撑架8主要用于支撑无边框显示器1,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底部的支撑架8也可以替换为壁挂,即通过壁挂将无边框显示器1固定在墙上,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框构件2的外侧壁安装有装饰条7。具体的,由于无边框显示器1为无边框设计,省略了前框即中框构件2即为外观面,所以在中框构件2的外侧装饰条7能够显著的提高无边框显示器1外观的装饰美观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替换和改进等等,这些修改、替换和改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