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河降压仪为了获知无边框液晶显示技术的主要申请人情况,统计了专利库中申请人的申请量排名。图2显示了该技术专利库的前六位申请人。
(1)PN:CN102456292 A,最早优先权年份2010年。其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上端导承框固定到后置盖内部的上端部,并结合到后置盖;下端导承框固定到后置盖内部的下端部,并结合到后置盖。面板固定到上端导承框和下端导承框。第一粘合部件结合上端导承框和所述面板。第二粘合部件结合下端导承框和所述面板。面板驱动器在后置盖内部,并驱动所述面板。下饰面材料在所述面板的下端部结合到下端导承框,并且支持所述面板。
无边框液晶显示器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分支:改进胶框连结实现无边框、改进边缘电路实现无边框、改进前框结构实现无边框、通过设置附加结构实现无边框以及改进导光板实现无边框。该文章将对无边框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分支进行介绍。
传统液晶显示器中由于连结前框、中框、背板胶框的存在,导致液晶显示模组必然具有边框,并且边框无法进一步缩窄,因此,改进胶框连结结构是实现无边框显示的重要发展分支,重要专利示例如:
(1)总量。截止到2016年7月,在液晶显示器领域,DWPI库中公开的关于无边框液晶显示器的专利文献共263项。其中,向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共计187项,占全球专利申请总量的71.1%。在中国专利申请中,来源于本国的申请有146件,占78.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专利数据的延迟公开,导致2014—2016年的申请量尚不能完全统计(2014年主要涉及部分PCT申请)。
(2)PN:CN102998822 A,最早优先权年份2012年。其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液晶面板、设置于液晶面板的背面一侧的背光源,液晶面板的背面与背光源通过搭扣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该发明的显示装置解决了无边框显示装置设计中的高成本、工艺复杂、拆卸维修困难等问题,该发明的显示装置成本较低、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便、拆卸维修比较容易。
(2)专利申请量态势分析。以优先权日计算,2005年出现了第一件关于无边框液晶显示器的专利申请(改变周边电路位置实现无边框显示)。自2005年以来,无边框液晶显示的专利申请年代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目前无边框液晶显示器的专利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对于无边框液晶显示技术,专利申请量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5—2007年,每年仅有少量专利申请,属于无边框液晶显示技术的萌芽期;2007年后,随着无边框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预期,专利申请量开始增加,尤其2011年开始快速增加,在2015年达到64件的峰值(2014—2016年的数据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专利数据的延迟公开)。
摘要: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具有低耗能及低辐射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现今的显示设备。随着液晶显示技术不断进步,大尺寸及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所以液晶显示器窄边框及无边框化也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该文首先分析了液晶显示的工作原理,得出无边框显示的巨大潜力;然后从专利申请态势、申请人等角度分析了无边框液晶显示器的专利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无边框液晶显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通过以上综述工作,希望为相关企业跟踪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技术情况提供帮助,促使他们增强专利意识,及早筹划专利布局,掌握核心竞争力,以期能在无边框液晶显示领域的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生产技术不断发展,液晶显示装置逐步趋向窄边框化,进一步向无边框方向发展。目前,在液晶显示设备技术的发展上,窄/无边框设计的液晶显示设备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大的观看视角,是液晶显示设备外观的一大革新。然而,无边框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固定方式,以及如何在可靠地固定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的前提下,让液晶模块外边框尺寸缩小甚至做到无边框的外观,成为当今的一大课题。
从图2中可以看出,京东方以84件的申请量居首;深圳华星以44件紧跟其后,韩国企业乐金位居第三。可见,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专利布局中占优势。而国内申请人中,京东方的申请量最为靠前,证实了该公司在国内企业中的领先地位。
图3所示无边框液晶显示器技术专利的技术分支分布情况,图3中可以看出,其主要的技术分支分为改进胶框连结结构、改进边缘电路、改进前框、通过附加结构实现无边框、改进导光板几个方面,其中,改进胶框连结结构所占比重较大,为49%,意味着改进胶框连结结构是无边框液晶显示器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且较易获得改进。
液晶显示装置[1](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具有机身薄、省电、低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后壳、与后壳配合设置的前框、设于后壳内的背光模组、设于背光模组上的胶框及设于胶框上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胶框用于承载液晶显示面板,前框用于固定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彩膜基板(CF,Color Filter)、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FT,Thin Film Transistor)、夹于彩膜基板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LC,Liquid Crystal)及密封胶框(Sealant),CF基板与TFT基板的边缘处形成有一断差位置,用于电性连接外部设备,进而驱动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结构有直下式以及侧入式,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导光板及光学膜片后呈现均一的面光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