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啦啦作为国内两大三线PC厂商的七喜和新蓝,大家想必有耳闻又感觉其意义不深远,前提是它们两家的产品目前还并不具备很好的知名度,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它们是属于“地方品牌”。作为这样的“地方品牌”而言,至少在国内它们还是排在三线品牌厂商行列。然而一线厂商在不断扩张市场竞争力度,二线厂商也在不断延伸低价市场,导致七喜、新蓝这样的三线厂商随时可能面临出局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七喜、新蓝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为了生存,一些PC厂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作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其中收购、合并这些策略将登上竞争的历史舞台!
基于此,我们才在本月初得到一些凌乱的消息:有消息称,七喜股份可能在近期宣布并购深圳新蓝科技的PC业务。消息称,目前并购仍然在谈判,七喜希望能够利用股票来交换新蓝的PC业务。但七喜方面随即否认了该消息,而新蓝方面则对此表示沉默。从这一情况来看,这个消息尽管只是目前猜测,但很有可能成为事实。从这一想象表明,目前PC市场竞争越家剧烈,而对于国内三线PC厂商而言,如果不采取资源整合的方法,很有可能会在沉没中灭亡,那么,七喜将收购新蓝的“传闻”意味着一个什么结局呢?
成立于1997年的七喜电脑,初期以经营电脑配件为主营业务。在中国PC市场空前繁荣的时代,七喜电脑迅速进入PC市场,几经风风雨雨的磨砺,终于在小有名气之时被国内外一、二线PC厂商打击的难以招架。从七喜的产品来看,其价属于中偏低,价格上要高于新蓝、神舟等低端品牌,性能上却不分上下。七喜家用台式电脑产品有快乐、喜悦、欣悦和欣悦s三个系列,商用台式电脑产品有悦腾、悦翔、上胜和悦网四个系列,产品线并不长,也许正是由于这样,因此其市场上的位置几乎很少,主要在广东和其周遍等城市获得了一些地位。
新蓝电脑成立于1997年,目前建有3个生产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液晶显示器和网络柜机。其主打市场的PC产品,新蓝电脑在价格上与神舟属于同一档次,但由于其市场宣传力度等问题,其市场地位一直没有占好脚跟,产品性能上被国内用户称之为第二个“神舟电脑”,也就是DIY用户所说的“垃圾PC”。新蓝家用台式电脑有靓点、视点、炫点、晶点、武侠系列系列等,商用台式机和网吧专用机有商锐系列,产品线还算比较丰富,或许就是因为其低价和丰富的产品线等因素,七喜才有收购之心以覆平自己的“创伤”。
竞争,这是目前PC厂商面临的巨大难题,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是厂商们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对于七喜、新蓝这类国内二、三线PC厂商而言,如果在竞争中能够幸运的生存下来就是万幸中的万幸了。事实而言,在国外HP、DELL以及国内联想、TCL等PC厂商的竞争中,像七喜、新蓝这类PC厂商能够挣扎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加上神舟、长城等同类档次的PC厂商市场扩展,七喜、新蓝几乎无法在竞争中获得多少热梗了。
七喜是PC行业里少见的民营企业,尽管七喜是上市的民营企业,但七喜PC领域却没有在市场建立很好的地位。事实上,七喜是家族化企业的身份,或者说是地方品牌,家族化将成为七喜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七喜电脑不仅要养自己,还要为其家族的其他企业负责,这样的关系束缚了七喜的发展。在PC行业里,停滞就意味着落后,落后就离消亡不远,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一但倒下基本就没有咸鱼翻身的可能了。因此,七喜不想继续挣扎,改为先付出一定的代价去收购比自己势力更小的PC厂商,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同时还可以利用新蓝的生产线批量生产更多廉价PC。
新蓝则是一家PC为主的厂商,私营化也是不可质疑,暂且先不分析私营企业的种种弊端,我们可以从新蓝电脑的处境发现,新蓝除了生产PC外,几乎没有其他产品,而且新蓝电脑在市场上的地位也不是很高,尽管价格便宜,但由于市场占据力不够以及其产品性能等缺陷,导致了其在用户心目中没有多大的诱惑力。
在PC市场趋势已是买方市场占统治地位,顾客的需求已成为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而顾客的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出多样性,为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新蓝电脑并没有能力去做市场细分,甚至动作和影响力不及联想、神舟那么快。这让我们感觉新蓝卖电脑,就如在卖衣服一样,想采取衣服批发的方式将电脑卖的更好,这显然是不明智的,目前而言,各PC厂商只有做到资整合,以更大的规模去创造更好的品牌,从而挖取更多的市场价值,因此,如果新蓝能否放弃一些私人问题,投奔七喜未必是件坏事。
无论是七喜电脑,还是新蓝电脑,处在波峰浪尖的这些PC二三线厂商若想生存下去,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行。而一线品牌对二三线品牌的打压进一步加重,导致部分中小品牌淘汰出局,DIY市场进一步萎缩,一些二三线PC厂商在日益激烈的价格战中自生自灭。价格战的背后是PC利润的日渐稀薄,诸多二三线PC厂商挣扎在死亡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更为地域性的品牌,如以前可以见到的爱必得、科海、科电、王子、同创、可为、国合等,在现在的市场上都已经难觅踪迹,而目前依稀可见的沐泽、急先锋、柏安、恒基等品牌也是少人问津。
七喜、新蓝是处于沐泽、急先锋、柏安以及联想这类品牌中间的产品,如果七喜收购新蓝,这两位本来具有不少影响力的PC厂商联合,或许可以迈进更高的阶层,如果不合并,七喜、新蓝也许会在不久的将来走向沐泽、急先锋、柏安等这类厂商的行列,接下来就是意味着市场无人问津,最终可能灭亡。当然,这里只是笔者的推断,也许有点果断,但一个不变的事实,就是七喜、新蓝目前的处境比较危险,本来就是在挣扎中的厂商,如果合并,难兄难弟相互共勉,这样有很大的生机迈进如TCL、清华同方甚至联想这类PC行列。
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七喜收购新蓝,不仅仅扩大了市场范围,同时,其PC将更有一定的性价比,因为收购后,向PC配件商的定单量越大,价格同样也降低。单位生产成本降低了,进货成本也有可能降低,同时生产线的合并,产品产量也增加,整体来看,未来两个厂商合并后的PC将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但问题是,因为收购后部门要整合,人员变动将意味着原来七喜、新蓝将失去很多现有的客户资源,业务代表可能会因此而跳槽,各地方办事处的业务纠纷,以及以前购买的新蓝电脑的销后服务等问题将是解决的难题。
寡头时代来临未来主流品牌的市场份额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同时同一梯队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PC市场呈现寡头化发展趋势。在未来,PC厂商将会面临两种趋势的集中:一是以资本方式集中,如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二是基于资源互补的集中,如七喜与新蓝两家企业合并就是此例。PC市场未来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而且会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趋势,因此需要一些二三线PC厂商早作打算。七喜也许被看着是这场革命中的先驱,但这带来的不仅仅是收购那么简单,这将引起PC业界的一场市场整合风波。
有人指出,2005年是中国“并购年”,的确如此,我们看到自从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各种大大小小的收购事件不断涌现。其次,并购每年都在发生。不过跟过去比较来看,近年的并购显得更突出一些,因此在整个IT业界受到的关注也多一些。一是国产PC品牌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经营、管理手段日益成熟;二是企业的实力在增强,他们希望通过资本的方式来迅速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并且去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所以不仅2005,或许2006、2007乃至更长远,IT领域相信会有更多的并购发生。那些小虾米PC厂商将会被不断被别人吞并,大螃蟹PC集团将越来越强大,如果小厂商不接受收购计划,面临的结局就是被市场淘汰出局。
在整合时代,并购是整合的一种途径。并购意味着兼并与收购,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策略之一,是企业为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部分或全部)而运用自身可控制的资产(现金、证券、实物资产)去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者实物资产,从而使目标企业法人地位消失或者引起法人实体改变的行为。可以说,七喜收购新蓝,在利益上来看,这对两家PC厂商都有好处,但收购后的PC命名就很难说,也许“新蓝”这个名字将会永远消失,也许以后它们的PC会命名为“七喜新蓝”个人电脑,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个厂商的资源都在扩展,并没有资源流失而被市场淘汰。
以IT产业为特征的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全球经济在反思中进入一个理性调整和发展时期。并购成为经济发展和企业战略选择的必然。随着入世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要求,中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健全,为并购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当然,政策转化使并购的大规模实现成为可能。纷繁起伏的并购背后,又有多少故事是我们知道的?联想面临着它增长的一个瓶颈——国际化。联想希望有一些国际化的资源来支持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这时候IBM要剥离PC业务正好符合联想的战略需求。最终联想需要做到克服那些困难进行很好地融合,要能将两者优势融为一体。
同样类似的情况是否会发生在七喜和新蓝身上,七喜电脑为了摆脱一直生存在二、三线地方品牌的困境,寻找一个合适的收购对象是很合情合理的,反过来,新蓝很难突破更高的品牌地位,同时面临着神舟这样更具有实力的对手竞争,求自保也必须作出有效的措施,然而和七喜二合为一也许将成就这两为患难兄弟。如果不合并,不仅面临着外界各PC厂商的严重打击,同时七喜和新蓝也是竞争对手,与其各走各的独木桥,不如联手对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