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uoyejieyi他们大多数人的回答,首先提到销量目标达成,销量好就是好业绩,如果你再追问,会提到门店执行,他们往往不认为好的门店业绩包括门店生意份额。
这里讲的生意份额,是指在现代渠道的一个门店同品类中,企业产品销售额的占比,叫做该企业在门店某品类的生意份额,门店里面所有产品归属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生意份额。
我们继续讲客户经理和KA业代,虽然他们心目中门店业绩不包含生意份额,可是在他们的促销申请中,明明写着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特申请低价促销……
所以,很多人不是不重视份额,而是用份额为手段以达成销量目标!更有甚者,把份额当作借口来申请低价,完成任务,只为拿到奖金!
例如,A品牌和B品牌在同品类中是竞争对手,A的份额排名第一,B排名第二。你会发现在A的客户经理申请促销时,一定打着B做低价促销的旗号,声称造成自己产品卖不动了,B的低价“全面铺开”“来势汹汹”为了不丢市场份额,所以申请低价。
同样B的客户经理在做同样的事情,大意是,A的特价“全面铺开”“来势汹汹”为了不丢市场份额……
价格战最后打成混战,谁也记不清哪一方先挑起争端,只记得上次竞品做了低价,所以我才低价。
1. 确实有个别门店的A或者B在做特价,有些是为了处理临期产品,有些是客户行为,只是没有通知企业。但客户经理传回的消息,让管理层感觉到竞品在整个市场都在行动。注意,包括A和B都有这种经历。
2. 终于有一天,从竞品投诚过来的兄弟说了实话,你们一直在做低价,所以我们被迫跟的……天呐!我们没做低价,是你们做了,我们才做的呀!
这跟企业对销售团队只考核销量有关,或者主要考核销量。而销量目标直接跟奖金考核挂钩。如果销售团队能达成销售目标,就能拿到奖金,他们自然不会关注门店的生意份额。
在销售团队看来完成销量是他们的天职,已经刻在了每个人的DNA中,市场份额是市场部的事情,是老板的事情,总之是公司的事情。
企业在制定增长目标的时候,从一个市场的市场份额角度,设定了一个增速,进而拆分到销售团队,再从销售团队拆分到每个人的销售目标。
但是,在每个客户中赢得份额有不同的增长要求,这与企业“派发”的增速目标可能是一致的,还有一种可能是冲突的,即目标增长低于赢得份额需要的增长率。
例如,A品牌从总目标拆分到部门18%,再给客户经理张三设定的增长目标是20%,但竞品B在门店的增长是25%,即使张三达成并超过目标,甚至达到23%,在份额上是被竞品B抢占了,就是丢了份额。
在现代渠道,如果有条件拿到POS数据,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修正公司的目标20%,设定为26%,超过B品牌的25%,这样才能真正抢占份额!
这些道理很多人知道,在快消品行业,有份额才有话语权,有了市场份额才叫赢,有了市场份额才有定价权,否则只能被动挨打。
还有一个对销售团队很重要,从市场份额的高低,就能看到客户对待你的态度,如果你市场份额高,客户重视你,市场份额低,什么支持都不给你。因为客户要增长率,客户也要客户的市场份额,你增速高,客户自然喜欢。
抢占份额就是提高销售额占比,提高销售占比就是你的增长速度要快过竞品。如果A品牌在门店的增长速度是20%,而B品牌是18%,则说明A品牌抢占了门店的生意份额。
当现代渠道的客户,在设定年度目标的时候,除了公司必须达成的目标,你还需要参考POS数据来修正公司的目标,一般情况修正后的目标要高于公司设定的目标。
所以,在重点客户管理体系中要求做好客户年度计划,其中的目标需要通过POS数据分析进行设定,还要与客户达成共识。跟上面讲的是相同的逻辑。
理想状态是公司目标与客户目标一致,这需要很强的专业力,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做到这一点。
我在《数据分析,挖掘销售潜力》一文中,提到五个常用数据分析,其中第一个就是判断门店的输赢,而不仅看是否达成公司目标。
当我们做下个月的目标和促销计划时,先通过POS数据看一下我们的增长是否快过竞品的增长,如果竞品增长25%,你应该把20%的目标至少调高到26%,只有这样才能抢占门店份额。
判断输赢后,需要具体分析在同品类中,输在了哪个品类?哪个品牌?哪个包装?例如是家庭装还是小包装。铺货率如何,具体价格多少,陈列数量对比,这些分析方法很多人都会,只是分析得不全面或不系统。
1)提高铺货率:在提升市场份额中,提高铺货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例如,你在1000家门店的铺货率是40%,竞品的铺货率有80%,你根本抢不到份额,因为你的增长肯定不如竞品。只有100%铺货,加速周转才能赢得份额。
提高铺货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本身客户系统就没有产品,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把货铺进去;另一种情况是客户系统里头有产品编码,但是经常断货,断货也会造成铺货率不好。
2)有力度的促销:为了抢占份额你要卖出比平时更多的商品,这就要刺激消费者买得更多,最好的方法当然是低价,低于平时的价格越多,消费者越容易拿取,从而达到快速提高销量的目的。
如果价格力度不够,消费者拿取率不高,就无法抢占份额,虽然价格低能获得销量,但同时也会损失企业的利润,这是老板不愿意看到的情况。这点我会在后面详细介绍。
3)提高陈列占比:陈列的多少跟周转的速度直接相关,陈列数量多周转自然加快。所以需要去关注你和竞品的陈列比例。如果你的陈列少,就需要增加陈列数量。
同样,增加陈列会增加资金的投入,也会影响到企业利润,尤其是在低价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陈列,双重投资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达成,但是必须承认提高陈列比例可以提升销量。
在这个环节做好执行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执行,那么再好的计划都不能实现,也不能提高份额。
这一条比前面两条都重要,操作难度也是最大的。其实,很多人都会做低价,简单讲投入费用,多花钱谁不会呢?
1)获得POS数据是重点,零售客户一般不愿意分享POS数据,如果没有POS数据,我们就不能正确评估输还是赢。实施执行计划后看不到结果。
前面讲过,客户的目标是通过公司目标分解得到的,真正的客户计划需要跟客户达成共识,现实中客户希望我们的增长率越高越好,而最重要的边界是,结合POS数据对目标进行修正。
3)用POS数据找到真正的生意机会,即什么品类、哪个品牌、哪个包装有机会。抓住这些机会,这样可以针对性地制定计划,最后达到抢占份额的目的。
有些门店我们是赢份额的,不需要再去抢份额,份额永远抢不完,制约因素就是费用成本。
理性告诉我们,对竞品的低价需要做针对性应对确定哪些门店有低价,不要全面开战遍地开花,以打击竞争对手为名,行完成销量之实,这将损害企业的利润。
抢夺份额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力度,即份额增长不能违反客观规律,实际上份额的增长是一个缓慢和持续的过程。
需要把重点客户管理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好,持之以恒,才是抢夺份额的王道。
一个月的份额提高很多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你到明年的这个月要还账的!例如9月你抢了2个百分点的份额,增长率达到了48%,明年同样在九月份你要再赢得份额,增长率要更高,销量目标会更高。
平衡渠道,指不能因为给了现代渠道客户低价引起其他渠道的愤怒,从而影响其他渠道进货,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现在这类情况少了,更多的是被线上低价影响。
平衡利润和份额,有了份额当然好,但如果是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这种份额的优势不可持续,一旦企业停止低价投入,得到的份额早晚被竞品抢走。
文章开头我问什么是好的门店业绩?最好的门店业绩要看5项指标,就是利润、收入、市场份额、订单满足率、市场执行,5项指标一个不能少,才是好业绩!
现实当中,我们总会遇到怪圈,从企业高层角度对利润、份额和销量都很重视,一旦把总目标拆解到个人身上的时候,就客观上忽略了份额的重要性。
销售团队有些人利用公司对份额的重视,获得资源低价促销,从而达成个人的销售目标,对利润的考核又只对整体团队,确实需要提高精细化管理。
掌握提升份额的方法并不难,因为花钱买陈列、低价做促销,抢份额很容易做到,难就难在对专业、控制和平衡的把握。
PS:2022年11月3日-5日,【新经销】将在成都以“大变局 新周期”为主题,重启“2022(第七届)中国快消品渠道创新大会”。
这一次,我们仍然将全力以赴,不忘初心,为您呈现出一场更全面、更立体、更专业的高规格行业盛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