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非常爱txt2022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中心、聚焦民生、选准切口,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法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推荐申报、初评候选和专家评审等环节,11个项目获评德州市2022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法治思想,积极践行法治为民理念,宣传推广法治为民办实事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德州建设的新气象、新变化,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组织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展播活动,今天推出第四期。
近年来,市交通运输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执法即服务”的理念,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修订完善便民服务手册,擦亮执法服务窗口,加大对货车司机关爱力度,将执法便民服务工程建在执法站所上,依托全市交通运输基层执法场所设立14处“司机之家”,约占全省总数的六分之一,是全省最多的市。同时,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市总工会,积极推进“司机之家”与“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将服务群体从运输业户、货车司机扩展至环卫工作者、快递员等更广大群体,打造“司机之家”和“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一体化建设执法便民服务新模式。
将“司机之家”建在执法站所上,向货车司机、环卫工作者、快递员等群体免费开放,提供热水、应急常备药、货车加水等7项免费服务,实行“7+N”免费服务,位置偏远的站所还根据货车司机需求,提供近途免费接送、免费站所食堂就餐等人性化服务举措,极大地方便了货车司机,让货车司机运输途中“歇脚”之余有更多获得感,“7+N”的执法服务模式在全省尚属首例。
为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链条、优化运营管理,市交通运输局、市总工会积极协作,发挥共建合力,依托主城区交通执法站所打造“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阵地,一体推进“一家一站”(“司机之家”“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建设,向货车司机、环卫工作者、快递员、网约送餐员等各行各业的户外劳动者群体免费开放,提供同等服务。服务范围由运输业户拓展到广大户外劳动者,辐射范围扩大到整个中心城区,全面建成设施完善齐备、运行规范高效、服务保障有力的执法便民网络,推动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成果在更大范围惠及人民群众。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家经市总工会揭牌、兼具货车司机和户外劳动者群体服务保障功能的市,形成“司机之家”和“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一体化建设的执法便民服务新模式。
在前期建设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司机之家”硬件设施,专门设置宣教室、休息室、淋浴室、医疗救助室等功能室,特别是京台高速鲁冀界治超检测站“司机之家”专门购入AED心肺复苏机,为抢救争取时间。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司机之家”的基础上,增设图书阅览室、党团活动室、党建走廊等,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征集货车司机的意见建议。同时,积极对接团市委,依托“司机之家”成立“青年之家”,打造集学习教育、停车休息、诉求收集、温馨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司机之家党群服务新阵地,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交通运输执法一线,让货车司机在忙碌的间隙能在这里“喘口气、接杯水、充充电”,感受“家”的温暖。
全市14处执法站所已累计投入资金78万余元,落实“七项”免费服务措施,服务运输业户和相关群众5604人次,满意率达100%,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执法的认同感更强,获得感更多。2022年12月京台高速鲁冀界治超检测站、德城治超检测站、德城区大队3处“司机之家”被省道路运输行业党委授予“红鲁畅运”司机党群服务阵地示范点,全省34处仅德州市3处为交通运输一线执法站所。市交通运输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开放“司机之家”,为农机作业人员免费提供开水,常用药品、修车工具等,方便农机车辆临时停靠加水、维修、休息。我市“司机之家”的典型做法在央视新闻频道《在希望的田野上·三夏时节——农机服务“全链条”无缝衔接》上播发,在全国形成影响力。德州聚焦货车司机权益保障深化专项整治的典型做法,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交通运输部科研院“法治交通”公众号先后4次刊发德州专项整治、省市新闻媒体30余次宣传报道、省交通运输厅工作简报专题介绍德州做法。
原标题:《践行为民宗旨 彰显法治力量——德州市2022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展播(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