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舞欲盖弥彰Inter 和AMD新品即将上市,我会持续关注相关有价值的信息,喜欢的话
作为核心,CPU关乎笔记本电脑(以下简称笔电)的整体性能及体验,要重点关注。
Inter第12代酷睿产品和AMD的锐龙第5、6代产品,是当前主流笔电最常见的CPU。
Inter和AMD每年都会针锋相对的发布新产品,目前最新的酷睿13代和锐龙7代的台式机(又称桌面版)CPU已经发布,部分产品在22年9月到10月间陆续进入市场。
按惯例,台式机CPU上市数月后,大概22年底到23年初,同代的笔电CPU也将陆续上市。
9月20日AMD发布了最新的第七代7020系列笔记本CPU,尚未装机,新产品的具体情况后续增加。
CPU都能从具体型号上快速判断性能和特点,下表以“酷睿i5-12500H”为例直观的解释说明:
Inter 12代酷睿产品型号很多,基本覆盖了笔记本电脑的全部需求,详见下表:
i7-12700H 比 i5-12500H 的性能要好一些,前者多用于高配置的全能本或游戏本,后者常用于中端产品。
i3-1215U 功耗低、续航长、便携性好,非常适合办公及轻娱乐的轻薄本。
实际上12代还有两个非酷睿品牌的产品:奔腾8505和赛扬7305。这两个型号性能很弱,采用的笔电产品也很少。
Intel已宣布,2023年处理器产品中,没有了奔腾、赛扬,改用“Intel Processor”品牌。奔腾和赛扬这两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功勋品牌就此落幕。(有点啰嗦、偏离主题,纪念下我97年第一台奔腾133)
笔电的C面(键盘面)能看到它的标识,这表明该机型采用的是哪个等级的CPU。如下图为分别是酷睿i3、i5、i7、i9的标识。
锐龙6代作为AMD在售的最新一代笔记本CPU,在5代的基础上,产品构架、制程、主频、核显等全面升级,综合性能有较大提高,详见下表:
9月20日晚AMD发布了第七代7020系列入门级笔电CPU,主攻超低功耗和超长续航,预计配装此CPU的笔电产品本年末上市。具体参数如下:
锐龙笔电的C面(键盘面)能看到标识,表明该机型采用的是哪个等级的CPU。如下图为分别是酷睿R3、R5、R7,R9的标识。
上一节《产品明细表》中列举了很多参数,这些参数反映了产品的具体信息,也是产品差异的来源。
当前的CPU都集成了多个核心,通过不断提升单核性能和核心数量来提高整体性能。
Inter的核心分两种,性能核(大核)和能效核(小核),AMD只有一种核心(大核)。
线程数体现了电脑多任务处理的能力,直观的说,线程数越多越有利于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主频和运算速度相关,同类同级别CPU提高主频能提高性能,超频的作用就来源于此。
不同厂家的同级别CPU之间,主频高的未必运算速度更快,这与其他参数、工况及架构有关。
当前的CPU都具备自动加速的功能,根据实际负载情况,最大化频率来提升性能。
缓存集成于CPU内部,速度高于系统内存,能帮助CPU提高处理数据的速度。
三级缓存是缓存的一种,能大幅减少CPU从内存调用数据,提高了数据调用的效率,从而提升了CPU的数据运算能力。
基础功耗数据对笔记本电脑很重要,与散热系统、供电系统(包括电池和适配器)、性能释放等关系密切。
功耗数值代表着CPU的耗电量和发热量,数值越大,可释放的性能越高,但发热量也大,需要更强力的散热、更大容量的电池和更大功率的适配器。
这些都会影响笔电的产品设计,最终会影响到体积、重量、性能、续航等多方面的使用体验。
体积小、重量轻的便携轻薄本很难拥有强大的性能,而高性能的游戏本便携性都比较差,功耗就是主要原因。
实际使用时也存在上限和下限,即功耗墙,具体与CPU厂家和笔记本厂家的设计有关。
于是,专业人士制作了CPU性能天梯图,列举当前Inter和AMD 全部产品型号,按综合性能排序,可以直观对比各型号间的性能差异。
下面是2022年笔记本CPU天梯图,观察各型号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直观的了解性能差异。此图包含台式机CPU。
图中绿色和橙色文字为笔记本CPU,蓝色文字为台式机CPU,灰色文字为较老的型号。
专业测试软件很多,有些操作很复杂,对新手不友好。下面介绍两款常见易用的测试软件,有兴趣的可以体验。
CPU-Z能检测CPU的具体型号、功耗、插槽、制程工艺、工作频率、各级缓存等参数。
操作非常简单,运行程序就能看到比较全面的参数,点击上部标签还可以看到主板、内存、显卡等等信息。
目前CINEBENCH R20版本最常用,多用于测试CPU的多核及单核性能。
3. 鲁大师又称娱乐大师,全中文界面,操作简单直观,可以提供CPU、显卡、内存、硬盘的跑分,很多人的电脑上都有安装。跑分方面专业度不高,可以略作参考,不再详述。
市场对比:整体市场来看,Inter的CPU是主流,长期占据市场80%以上的份额,AMD是挑战者、市场的补充。
从20年至今,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AMD市场份额不断上升,双方竞争激烈。
产品对比:同级产品对比,Inter的优势是性能强大、稳定性好、软件及游戏优化好,市场上采用Inter的产品多,选择性强;
而AMD在核显、功耗、发热控制、续航、价格方面有一定优势,局部型号在性能上也具备竞争力。
,再结合预算和具体机型的特点来选择。预算充足且对性能、稳定性要求高,建议Inter产品。
Inter 酷睿13代和AMD锐龙7代产品将陆续上市,如何才能快速了解到更具体的信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