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大人别过分示:本文为2021年作品,因为是少有的评测资料,应网友重发。请各位读者不要认为是当前时间的作品。
7560可选屏幕为四种,官方有详细的列表,其中最高配的屏幕分辨率为UHD,亮度高达600尼特,对比度典型值也高达6000比1,由此功耗最大值也高达18瓦,看参数就令笔者心旷神怡。
而这台7560的屏幕分辨率为FHD,不支持触摸功能,笔者开机之后感觉屏幕亮度非常高,所以断定,此机屏幕应该是以上可选屏幕列表中的第二个。其官方参数为:
其中98% P3的结果,和官方宣称的100% DCIP3色域相差2%不排除笔者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环境造成的测量误差。而100% sRGB的结果也令人满意。
Delta E值在5E时出现了最大值3.21,均值为1.85,整体比较优秀:
特别是其最高亮度超过600尼特,对比度更是高达1150比:1,所以,在户外光线的屏幕,笔者实测保有很不错的观看效果:
不过,其分辨率为FHD,这对于部分有需要、或盲目追求超高分辨率的用户来说,稍觉遗憾,毕竟更高的2.5K或4K分辨率,能带来更好的画面精细度和显示内容。
所以,如有需要更高分辨率的用户,可以按照上面官方可选屏幕参数,选择HDR600的4K屏幕,其亮度会更高、而色域也是100% Adobe,对比度高达惊人的6000比1。应该更适合于设计创作用户。
当然,也不可否认,在畅玩游戏之时,FHD分辨率之下的画面流畅度,是绝对比4K分辨率要好的。同时其运行功耗,也比可选的4K屏幕足足低了10瓦,由此电池续航成绩会更好。
对7560预装的Windows 10家庭中文版进行了更新, 同时显卡、声卡、无线网卡三者的驱动,也更新到当下官方最新版。
使用LatencyMon对7560进行驱动延时检测, LatencyMon持续运行检测18分钟都显示全面绿色,说明驱动延时表现非常优秀。
为了普及一些重要常识,这次更新BIOS的过程,笔者有全程拍摄视频,并进行了全程解说,有需要的读者可以观看一下,视频链接如下:
更新BIOS到最新的1.4.0版本之后,再度使用LatencyMon对7560进行了驱动延时检测,也是全面绿色,而且数值比更新之前更低。
DELL的努力可喜可贺,终于不再是笔者两个月之前、测试DELL Precision 7760之时、LatencyMon的检测结果使人忧心忡忡了。
此台7560的CPU为intel酷睿i9-11950H,使用HWiNFO64查看信息,其包含了集成显卡UHD;也使用AIDA64 CPUID分别查看了在混合显卡状态和独立显卡状态时的信息,均显示正常。
使用CPU-Z查看信息,同时使用其性能测试对比功能,发现i9-11950H的单核和多核性能,和桌面版intel 酷睿i9-9900KF、i7-10700和i9-11900K以及i9-10900K相比,和前两者伯仲之间,但低于后两者。
此台7560预装系统是Windows 10家庭中文版,所以其预设电源计划只有平衡;
在考验CPU高负荷长时间运行时稳定性的、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50次循环测试中,由于出现的结果有点特殊,笔者重复进行了第二次测试。
两次相同测试之间的差距并不很大,但问题是每一次的峰值和谷值之间的差距都很大。
在得分曲线图中,两次得分曲线分别是橙色和白色,可以看出两者都在期间发生了剧烈波动。
这表明,在测试期间,CPU发生了明显的降频节流现象(throtting valve),发生的原因,一般是CPU核心温度达到阈值所致。
而在3DMark CPU Profile测试时,由于其测试过程,是将1、2、4、8、16、最大线个阶段依次进行,而且每个阶段运行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在此测试过程中,CPU频率并没有显示有剧烈的波动。
同时,在选择使用混合显卡状态时,还可以设置是否启用独立显卡负责所有外部扩展显示。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笔者测试性能时,选择了在7560更新BIOS之前的A模式和C模式,还有在更新BIOS之后的C模式,下文将这三个模式简称为A模式、C1模式和C2模式。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Laptop GPU,位居当下笔电显卡综合性能首位。
笔者稍觉遗憾的是,其不支持Advanced Optimus功能,不过,这只是一个有助于整机节能更加方便设置的功能,对性能倒没有什么影响。
使用GPU-Z查看的信息,显示其温度阈值为87摄氏度,调整幅度为-14%到0%,看来比较严厉了。
使用3DMark基准测试软件,分别对7560在A、C1和C2三个模式进行了测试,和之前实测机型得分进行对比,结果是:7560三个模式的总分差异很小,以C2为基准的线%,A罕见地反超,是C2的100.82%;
但7560的得分,都低于机械革命蛟龙7、华硕ROG 冰刃7 Plus和DELL Precison 7760,原因当然很简单,7560是15英寸机型,而后三者是17英寸机型。
7560三个模式在3DMark Port Royal的得分,对比结果和上面一样,无需多言。
而VRMark的测试结果对比,就有点复杂了:7560三个模式的总分,依然是不如对比机型中的同代17英寸机型;
虽然7560和7760,都是使用DELL 独家的DGFF显卡,但理论上官方不可能故意去做这样的负优化;
所以,为什么7560和7760的Cyan Room的得分明显偏低,目前原因不明。
使用SPECgpcViewperf 13进行测试,情形如下:7560的总分,超过了蛟龙7,和冰刃5 Plus的差距非常小;
也理所当然地,低于使用上代移动专业显卡RTX 5000的机型很多,差距在35%左右。
此台7560出厂预装一个硬盘,是三星1TB M.2 NVMe SSD,型号为PM9A1,PM9A1实际上是980pro的兄弟型号,当然也支持PCIe 4.0 x 4,安装在靠近CPU M.2插槽位置,这个插槽也是7560唯一支持PCIe 4.0 x 4的插槽。使用CystalDisk查看,传输模式没有显示信息,这是因为7560采用新的存储控制器Intel VMD控制器,并且出厂预设启用为RAID模式。
然后,笔者发现上篇在无线插槽安装的SSD,无法识别,反而造成设备管理器里面出现一个未知USB设备,看来电路上是正确连接了,只是因为7560此位置不支持。
还有,笔者发现设备管理器中,显示的无线,根据笔者的经验,这意味着这台7560在系统启动之后,有更换了一次无线网卡。
拆机检查,才发现PCIe 4.0X4 SSD位置的散热片,背面的散热硅脂保护膜,居然没有完整撕下,在靠近M.2接口的一角还残留下一小块,似乎由此造成980Pro安装没有完全到位。
将两者的成绩一对比,发现PM9A1的AS SSD Benchmark得分成绩略有提高,从之前的5502分提高到了5588分,但CystalDiskMark显示的成绩基本毫不动摇。
7560的全尺寸SD读卡器位于机身右侧,确认是全收纳设计,不用担忧SD伸出一截在外,用户乐意的话也可以长期内置。这个SD读卡器是Realtek出品,采用PCIe x1连接到PCH。
官方详细列出了其支持的SD卡的种类,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标注了:SD是安全数字卡、SDHC是安全数字高容量卡,SDXC是安全数字扩展容量卡。
在内存方面,拥有4内存插槽,虽然受CPU芯片组所限不能四通道,但插槽数还是多多益善,其性能发挥还有待后面的实际测试;
以上,已经完成了7560三大性能部件和主要硬件之一显示器的单项测试,有了这些数据,可以在理论上推测7560整机大体表现将会如何。但是,如同男子四百米接力赛一样(不要问笔者为何加上“男子”二字),就算其中一个是苏炳添,也并不就一定能拿到铜牌。
而是,需要四位选手尽力提高、互相密切配合,教练优良指导,场地不出问题、观众气氛助威、外加对手喝了兴奋剂……Oh!No!不对!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手会犯错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