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雅庭快捷酒店前几天,这位“AI教父”一直在台湾出席各种活动,坊间纷纷传言,他的下一站是大陆。
这个过去名声只停留在硬件圈子里、总是被误认成李安的中年男人,在这几天享受到了摇滚明星一般的关注度。
不久前,黄仁勋执掌的英伟达创下了美股历史上的涨幅纪录,一天之内市值增长了接近2000亿美元,单日涨幅相当于1个阿里巴巴、4个百度。5月30号,这个数字来到1.02万亿美元。如果你在十年前就开始持有英伟达,投资回报率超10000%。
在目前的AI领域,英伟达的显卡(以下称GPU)芯片占据统治地位。炙手可热的ChatGPT,就是基于英伟达的A100芯片运行。没有英伟达的芯片,谁都别想搞人工智能。
以至于马斯克在推特上感叹:所有人都在抢(英伟达)GPU,连狗都在抢!毒品都没这么难买。
市值万亿、行业教父,对这个把握着AI时代脉搏的华人硅谷大佬,我们不该一无所知。
在市值冲上1万亿美元的重要关口,黄仁勋没有出现在财经版,而是出现在了生活版。
知情人称,老黄当天手提塑料袋,在台北饶河夜市买了两斤多麻花。看台媒这一惊一乍的版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哥斯拉登陆了。
老黄当然不是专程飞到台北买麻花的。他此行主要的行程,是参加台北Computex展会,为自家产品站台。
在Computex展会上,老黄还盛情推荐了另一项夜市美食:臭豆腐。“信我,这个真的好吃,我前两天刚吃过”。
去年11月,黄仁勋以赞助商的身份出席台北Wirforce嘉年华。晚来无事,便趁着夜色在台北街头闲逛。
好巧不巧,黄仁勋偶遇了两位在马路边开播的女主播。此时两位主播正在进行路人随机点歌挑战,正巧看到皮衣大叔一行人,便热情相邀。
老黄的助理神秘兮兮地向两位女主播暗示:告诉你们的粉丝,Jensen(黄仁勋) is come!
老黄赶紧摆手:noooo,stop,示意手下低调。事实证明此举并无必要,两位女主播平淡的反应显示他们并不认识这位叫什么简森的大叔。
两位主播的歌声动人,老黄很快便陷入了摇头晃脑的陶醉状态。此情此景唯有评论区的形容最为生动:两张声卡夹了一张显卡。
一曲终了,黄仁勋仍然意犹未尽,向主播表达了美好的祝福:“希望有帮到你们哦”。
激情击掌、合影后,老黄消失在夜幕。此时女主播才收到了迟来的情报。闺蜜2号传来简讯:刚刚的大叔是硅谷大老板,公司市值5000亿。
亿万富翁与街头艺人的奇妙邂逅,很快登上热搜。在YouTube上,这段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超过百万:看来老黄的确有帮助到两位女生。
即使在不那么强调精英做派的硅谷,像老黄这样“凭亿”近人的创始人也不多见。除了儒雅随和之外,黄仁勋还有擅长整活的特质。
就像苹果的WWDC一样,英伟达每年也会召开一场大会,向媒体和业界展示自己的最新技术。2020年,由于疫情,英伟达的GTC告别线下,采用了线上直播的方式召开。
老黄从自家的烤箱里端出硕大的NVIDIA A100芯片,这就算正式发布了。
那个时候大家还不知道A100的意义。直到三年后,使用A100训练的ChatGPT横空出世,大家才知道,老黄当时说的“史上最强”并不是在吹。
发布会乍看平平无奇,没想到几天后传出消息:发布会上的黄仁勋全程是用虚拟技术合成的!
这下子让无数媒体和玩家惊掉了下把:英伟达的虚拟现实已经如此以假乱真了吗?
事后英伟达证实,这是个不大不小的乌龙:虚拟黄仁勋只出工了十几秒的时间,大多数时候发布会上的黄仁勋都是如假包换。
谣言总是越辟越真。打那时候开始,每当老黄出现在公开报道中,都有人试图从皮衣的反光和发丝的飘动中,找出老黄是全息投影的蛛丝马迹。
就像台北街头的女主播一样,大多数人在2023年以前并不熟悉这个热爱皮衣的男人。不过在游戏玩家那里,这是世界上最令人爱恨交织的名字。
英伟达的主营业务是显卡(GPU),而显卡,堪称最重要的游戏硬件,没有之一。
多年来,黄仁勋掌控的这家公司都是游戏显卡的引领者。大多数时候,如果你想要最强的显卡,首选都是英伟达。
英伟达的第一宗罪是精准的刀法。英伟达极其擅长通过阉割、缩减某些关键元器件,将相同规格的显卡划分成不同的型号。
有时在1000块钱的价格区间,老黄能硬生生砍出七八个型号,有的型号缺胳膊,有的少腿,想拥有“满血”体验,只能加钱。在英伟达那里很难见到性价比这个词:低价卡永远打不过高价卡,你少掏一分钱,英伟达也会给你砍掉一分钱的性能,捡漏是不可能捡漏的,只能乖乖地加预算、升配置。
7年前,英伟达的高端显卡GTX1070首发价还“仅有”2899元,如今同一档次的新品GTX4070定价已经是4799元起。
英伟达还出现过“反向优化”的操作,老显卡升级驱动后,游戏性能不升反降,堪称“老玩家不如狗”的真实注解。
黄仁勋的英文名Jensen Huang,也顺理成章地被叫成奸商黄。
2010年前后 ,英伟达面临来自AMD的竞争压力,为了压过对手一头,英伟达采用了非常激进的技术路线,导致显卡功耗奇高、发热严重。
有网友曾直播用GTX480煎蛋,好消息是蛋熟了,坏消息是显卡也熟了——当场报废。
后续的型号GTX590和GTX690依然继续激进。 一超频,轻则爆电容,重则烧显卡。对英伟达不满的玩家篡改了百度百科中“航母杀手”的词条,将GTX690写成了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足以摧毁航母。
这本来只是一场无伤大雅的恶搞,直到2014年,甘肃卫视在制作一档名为《真相揭秘》的军事节目时,文化有限的编导照抄了“航母杀手”的百度词条。于是电视机上出现了滑稽的一幕,主持人对着屏幕一本正经地科普道:GTX690战术核显卡,一发摧毁航母战斗群。
GTX690,从此享有了“战术核显”的美名,黄仁勋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两弹元勋”。
当抱怨传到老黄那里,他竟然反将一军,表示自己才是最受伤的人:“NVIDIA创立并发展至今的源动力正是我们对于电子游戏的热爱,是否已抛弃PC玩家这样的问题,真的深深地伤害了我的感情。”
90年代,3D游戏开始在计算机上出现,庞大的计算量,几乎达到CPU的极限。为了解放CPU,专门用于游戏的“图形加速卡”成了一个热门的创业赛道。
1999年,英伟达发布了划时代的显卡Geforce 256,一夜之间击垮了上百家同行,老黄顺理成章地成为显卡行业说一不二的男人。
即使做到显卡行业的第一,英伟达也依然只是微软与英特尔主导的“Wintel联盟”下的一个普通供应商。
在当时,CPU才是电子计算机的核心元件,而显卡(以下称GPU),只是一种功能高度单一的硬件,只能用于图形计算。
如果我们不重新发明电脑图形计算,不革自己的命,不彻底解放这块图形处理器的能力的话,结局就是英伟达必然会被商品化 。
为了满足这个野望,黄仁勋在内部秘密展开了名为CUDA的项目,终极目标是让程序员可以轻松在GPU上进行编程:CPU能做的事情,GPU也能做。
在当时,这个项目每年花费英伟达5亿美元,但看不到任何回报前景。华尔 街狠狠惩罚了老黄的偏执,英伟达股价一度重挫90%。
与此同时,利用GPU进行通用计算的人们,已经渐渐意识到GPU潜藏的可能性。
2012年,在一个名为ImageNet的人工智能大赛中,参赛者用4块英伟达GPU,就实现了传统上需要几千枚英特尔CPU才能实现的效果。他们所使用的技术,是模拟人类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
几十年来,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一直主宰着半导体领域。根据这一定律,每隔18~24个月,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就会翻倍。对于这样的速度黄仁勋并不满意,他提出了更激进的“黄氏定律”:英伟达的GPU每6个月,性能就要翻倍。
2012年后,基于英伟达GPU的深度学习席卷人工智能领域。4年后,AlphaGo横空出世,接连击败李世石、柯洁,给了人类一点小小的震撼。
同年,英伟达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AI超级计算机,黄仁勋主动找到OpenAI,将这台计算机捐赠给了对方,并亲笔留言:为了计算和人类的未来,我捐出世界上第一台 DGX-1。
如今,全世界排名前500的超级计算机中,大部分都是基于英伟达的GPU搭建。人们用GPU预测台风、模拟新冠流行趋势、搭建智能工厂……
2019年的GPU大会上,黄仁勋口出狂言:即使摩尔定律走向终结,GPU也将无所不能。
在刚刚过去的台北Computex上,黄仁勋一口气发布了一大堆新品:超级芯片、超级计算机系统、加速网络平台、机器人平台……
黄仁勋,这个长得像李安、走在马路上都没人认识的皮衣大叔,已经俨然当代乔布斯,天下谁人不识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