旖旎乱天下这货我都怀疑是直接照抄了ThinkVision M14,这个19年年底发布的东西(我在20年2月份呢就入手了两个,自用一块,自家小姑娘一块)。
非要说亮点的话,大概是戴尔这一款的颜值看起来最高。其他所有的参数和M14是如出一辙,在当下是属于完全够用但是毫不出彩的类型(当然也是这类产品的惯常属性,以实用和尽可能节电为核心要务)。
戴尔这个屏幕的面板应该和ThinkVision M14是同一块,我这里附上TVM14的官方参数作为对比参考。其他所有关于这个显示器的参数也好,设计也罢都是属于公模水平,或者直接借鉴了TVM14的设计。
2999的定价绝对高了,这货在对半之前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吸引力,除了对戴尔死忠外。目前仅仅以大牌的类似产品就有(惠普精英显示器S14,2018款,TVM14/M14t,还有惠普刚刚更新的EliteDisplay E14 G4,以及便携显示器实际上的领导者,华硕ZenScreen推出的14寸系。HP E14G4是和戴尔这货在同价位的产品,但是后者无论做工配色还是屏幕素质都要高于戴尔这个,戴尔后发却没有本该有的优势(E14G4是400nit的亮度),对比M14,贵出1600大洋,所有参数一样的情况下比M14更重,对比便宜1000的M14t则没有后者的触屏,HP S14之类的基本已经淘汰就不说了(部分渠道货可以998拿到库存),华硕Zen那个同样定价偏高。后续要卖就要等这些货的价值回归。
重量比较之下有点尴尬,因为戴尔这个货有680克重,无论是两年前发布的M14还是华硕的Zen14都比戴尔这个机器要更轻。M14轻了82克,Zen14轻了整整90克。而主要功能都保持一致
后发劣势,后发要后来居上需要诚意,要么在价格上形成穿刺优势,要么在渠道上大力宣传,要么在硬件上使劲良心(比如社会主义惠普从前的诨名可是铁板熊掌普,用负责任的良心态度赢得了市场),可惜戴尔没有以上的任何一点。因此这么个货的结局就是2年左右闲鱼见,大量出清的库存全新货。
*理想状态下戴尔如果想卖2999,应该用LTPS 400nit的屏幕,增加in-cell的触屏(达到触屏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反光)或者把这个产品作为自家的Latitude 7000系的赠品,凡是买顶配的直接打包送一个(辅助显示器在主流意见中至今都不算主流,如果戴尔这样运作可以更直接有效推广自家产品)或者定价持平ThinkVision M14,毕竟后者是目前除了华硕最大的佬,东西没比人好还贵那么多。还想卖不是搞笑嘛
这里也大概说下便携显示器的背景和历史,这并不是个多新的东西,十几年前的东芝和ThinkVision都有涉足过,还有一些台湾的小牌子(记不得具体了,H什么好像是个代工为主的牌子),当时的这种显示器的拓展显示是通过DisplayLink+一根额外的USB-A线供电,受限于带宽,很长一段时间内,这货的最高分辨率都卡在1366X768. 同时因为辅助屏幕的使用目的受限,这类产品的更新一度都停滞,直到ThinkVision更新了一款带Wacom 256压感笔的13.3寸1600X900的便携显示器,通过一个USB-A和一个miniUSB连接,甚至还捣鼓过带电池的无线板版本,可能后来联想自己也觉得太重了而且实现的是和平板电脑一样的目的,于是ThinkVision在这货这货实际上砍掉了这个产线年的时候,整个市场上实际就没有大厂还在造这玩意儿,因为需求不明+配置繁琐。华硕ZenScreen就在这之后找到了思路,用一支笔配合显示屏作为辅助显示器使用,同时利用华硕全球的销售渠道,迅速占领市场,一家独大(后来可能因为树莓派的那群人捣鼓摩托罗拉的Atrix 4G手机配的那个屏幕,以及后来的锤子TNT的启发,加上新时代的来临,USB-C被全面应用,初代就支持5Gbps的传输速度+100W的超高功率,一线G网络的全面发展和Gen Z开始工作,远程工作/咖啡馆办公逐渐变成了一种主流,这时候一切原先需要在台式机上完成的任务被搬到了笔记本上,原先早就有的至少双屏的需求也被一并移植过来。于是惠普先推出了14U,又出了S14再更新了廉价一点的V14显示器,ThinkVision随后时隔6年更新其产线t(感谢联想这次没有愚蠢地加上电池),然后因为COVID-19的巨大影响,使得远程办公正式挑战了传统办公室。其他公司就蜂拥而至了。于是又有了戴尔的这个产品,我相信后续还会有一些大牌子跟进,一窝蜂。虽然这不是好事(国产杂牌们早就把所有可能性测试了个遍+量产足够多后质量也不是问题)
PS: 至于楼上所说的这个东西没用的,典型的例子就有比如:日内交易者用来看盘/知乎自由划水党,一边找资料一边写回答。/微商们,同时开启更多的窗口,随时随地做生意(有个大桌子的咖啡馆就可以随时开始做事),而这一切只增加了600克的重量而已,严肃的自由职业党多数都是双肩包,装这个完全不在话下。
PS2: 我个人用过thinkvision 的初代产品,1366X768那货,以及第二代的thinkvision 13寸1600X900和现在在用的ThinkVision M14,少数Think系列还比较能打的货。进步到现在还是挺明显的。这类产品的参数很难做高,因为要考虑续航,功耗最高通常7.5W,典型就3W左右。LTPS/IGZO+FHD/FHD+应该是最优解,以后如果有3:2 2160X1350那种东西就更好了(便携屏幕纵向高度不足普遍)
PS3: 更新,我随便水了一帖居然有258+赞和49个评论了。大透明表示手动滑稽,于是总结一下评论区的辅助显示器方案。一共四种
我觉得当前真实用的话还是第一种,因为本子的比例和这个屏幕基本完全一样,特别如果你们用ThinkPad X1C8这类上一代的电脑,正经完全一样的双屏+TYPEC几乎无延迟,iPad Pro或者其他平板的方式除了比例问题,还有就是小了(除了12.9那个,但是12.9+支架的重量能追上13寸的笔记本了,我去年同时最多有过四个平板,所以我知道那种场景是看起来骚用起来yie……(无锡话的嫌弃自己发音,手动滑稽))VR Quest这种方案不错,我在飞机上的时候基本都用这货刷网页,不过目前技术而言,看久了比较容易瞎。lol
PS4: 破300赞了,我看到了很多人在推荐联想的YogaPad。很高兴这货被做出来了,我在M14退休后大概率会搞一台这个货来替代(当然希望其他牌子能跟进,如无必要,我不想再用任何联想产品(M14是在之前的算legacy)这个可以HDMI直传+平板的设计实在是稳,吊锤现在这副屏设计,果然立项新的东西就是更好。))
我觉得,买这个副屏应该是为了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它必须在某方面超越常规的笔记本屏幕。才使得用户有必要买它作为补充。
但这款设备,没有高分辨率,没有高刷,没有大屏(16寸以上),没有触摸,没有笔。一切配置都是14寸轻薄笔记本中的基础配置水平。
这款产品不像是为了解决用户需求而来的产品,倒更像是为了清14寸低分屏库存物料而诞生的产品。
先说参数吧, 毫无亮点, 15 寸玩好了说是大; 往坏了说就是重、占地方.
再从实际场景出发, 我觉得就没必要搞 15 寸, 13-14 寸 16:10 或者 3:2 才是外接屏的甜点位置, 太宽了桌面和眼睛都照顾不过来.
前两天去长沙看 Apple 新店开业, 就带上了 MBP 和 iPad Pro 剪视频. Apple 的老式 Smart Keyboard 相比新款来说, 有一个将键盘收起的支架模式, 非常适合搭配笔记本 SideCar 使用: 角度更合适、键盘不会占桌面空间.
在上面所示的剪视频场景里, iPad 的屏幕就负责显示素材 browse 窗口, 这样主屏幕的时间线、预览窗口和编辑窗口的空间都能得到释放.
SideCar 既可以走有线(低延迟, 更稳定, 同时可以给 iPad 充电), 又可以走无线(方便, 笔记本不掉电), 对比某些必须要走 USB-C 或者 DC 供电的屏幕来说要方便不少
这玩意当主机监控屏又太奢侈,当主机副屏也太小了。我一时半伙实在想不到用它的场景。
我主显示器27寸,副显示器24寸,监控屏12.6寸,我这监控屏才500不到……。
以上是副屏的连接,设置是AIDA64,用的官网论坛下载的模板,自己简单修改了一下,稍微需要点电脑知识。
一看售价2999块,大吃一斤,配置这么普通,价格如此自信,戴尔何德何能敢卖这么贵?仔细看了一下,原来这款显示器有高级更换服务,也就是只要不是人为损坏,有问题可以换新;凭良心讲,戴尔惠普,说换新就是真给换新的厂商,这点节操,还是非常相信戴尔的;
但便携显示器,不人为损坏怎么坏呢,哈哈哈?戴尔显示器本身就非常靠谱,公司大量显示器都是使用了8年左右还在服役的戴尔显示器,所以品质在那里,坏的可能小,换新的吸引力就低一些了,只适合我这种怕麻烦图省事不愿跟售后吵架的人买,难以吸引小年轻,因为溢价确实高了点。
硬伤:没有看到支持屏幕触控的介绍,只能做纯粹的展示(如此有误,请指正),不是触摸屏,这是便携显示器的硬伤,一般在便携需要的场景,讲究的就是快,方便,屏幕素质本身到没有那么刚需了。
比如创维这种1080P的就可以把Windows秒变Surface Pro,(当然屏幕色准差了三条街),方便,Type-C 外,还有mini-HDMI接口,外出线克
响应时间戴尔6ms,这款4ms;这款卖1500块,戴尔卖3000块,刚好两倍价格。
我个人认为,是戴尔市场部认为便携显示器是小众市场,再好的产品,受众都很少,所以要在单价上面保证利润,防止销量太低,电费都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