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艳菲对于笔记本,显示器是舒适度的提升,在追求大屏的时代,外接大屏显示器能够提升日常办公的效率(更清晰、分屏内容更多等)。也能过提升游戏娱乐的体验。
所以本文的目的是介绍清楚显示器的重要参数,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结合自身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文章字数较多,电脑端可以先参考左侧目录,手机端则可以参考顶部目录,点击直接跳转到感兴趣部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以打游戏为主要用途,那么显示器尺寸和刷新率是最需要关注的参数,而色域则不需要重点关注。
再下一步就是明确预算了,不过预算这个东西总是在逛商品的时候不断提高......总觉得加200多这个,再加200多那个,最后1000预算买了1800的东西......劝大家还是要回归初心,控制住自己的手呀!
总之,明确了这两点后,购买的思路就会清晰很多。进一步筛选就需要了解一些显示器的参数了~
显示器大小,一般用对角线寸:适合办公、游戏(竞技类),经典尺寸,1080P即可。
正常高分辨率是向下兼容的,即哪怕显卡不支持4k下流畅运行游戏,也可以手动调整成2k或者1080p的分辨率,从而让游戏可以流畅运行。
对于其余用途来说,高刷也有用的,会提升浏览网页的顺畅感等,不过不是刚需,可以根据预算酌情考虑~
表示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颜色精度,目前主流的色深为8bit(表示显示器每个颜色可以显示为256种不同的亮度,红X绿X蓝一起可以显示256X256X256=1670万色),专业显示器则可以达到10bit,但是成本高,价格贵。>
表示显示器所能显示颜色的范围,目前常见的色域为 sRGB,AdobeRGB 和 DCI-P3(Display P3)。其中 sRGB 为目前主流 PC 行业使用的色域标准。普通用户如果对色域没有概念一般选择 sRGB 色域的产品即可,影音发烧友可以考虑选择覆盖了 DCI-P3 色域的显示器为 HDR 资源提供更好的效果,专业用户根据自己实际应用选择即可。>
是指感知到的色彩差异,由于计算公式在不断更新,并且受限于篇幅,只简单介绍下判断准则:ΔE1:人眼是无法区分
就传输来说,差异不大,但是HDMI无法供电。并且对于笔记本用户来说,一块能够同时完成供电、视频传输以及 USB 扩展的DP/Type-C接口的显示器是非常方便的。
但也并非刚需,可以酌情考虑,比较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显示器的接口还是以HDMI为主的。
正常来说,低于10ms的响应时间,你的眼睛就很难察觉到可见拖影了。当然对于游戏来说,响应时间越短,越有利于做出反应,所以目前优秀的电竞显示器的响应时间都能够做到在1ms左右。
就显示效果来说,HDR 10和HDR 400属于入门级别,显示效果的话,没有那么好但也聊胜于无。
再之上的HDR 500、HDR 600甚至HDR 1000的显示效果就会有质的提升了,不过需要的其他配置也会相应变高~
其实不难看出HDR是一种能够进一步提升视觉效果的技术,是属于附加品而非必需品,所以预算充足追求效果可以适当考虑HDR~
影音显示器:以看电影看剧为核心需求的话,需要重点关注的显示器参数是尺寸和分辨率;色彩不拉胯即可,高刷、HDR可以作为高预算人群的追求项。一般建议27寸+2k以上的显示器~
对于大部分竞技类FPS游戏,高刷新率让你的游戏体验有质的提升,一般144Hz即可,240Hz提升有限(预算充足除外)。因为游戏原因,FPS类游戏往往都会通过低分辨率来提高游戏内的FPS,所以显示器的分辨率对这类游戏几乎没有影响。并且尺寸也并非越大越好,虽然会放大游戏人物、提升视野,但是会导致定位、压枪等变差,一般27寸左右即可;
总结:建议27寸、144Hz的IPS屏小金刚产品,有额外预算可以追求HDR或者240Hz。(TN屏不是很推荐,除非你是比较专业的玩家,并且这块屏幕除了玩游戏其余都不用)
因为moba类游戏(lol,dota等),并不是很需要电脑配置,并且由于游戏开发较早,分辨率的提升效果不大,刷新率对于moba游戏的体验会有提升,不过没有fps类明显。尺寸问题看个人习惯,过大可能会导致鼠标移动不舒服。
总结:24寸、27寸均可、有钱建议144Hz,预算不足60Hz也不影响~
喜欢3A大作等主机游戏的玩家,我相信其电脑配置都不会差。而且想要完整体验游戏,大屏的沉浸感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高分辨率对游戏体验也会有着不错的提升;另外HDR这个技术在主机游戏里能够带来的体验上的提升会大很多,因为很多大制作的场景可以通过HDR有更好的展示效果;而色域也是能直观改善画面的参数,不过一般人很难看出不同,所以也不必太过追求。
由于在每天的办公时间里,几乎都需要盯着屏幕,所以一个护眼一点的显示器有助于让我们少点视觉疲劳(当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工作一段时间休息一小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