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轮回之夜大家好,天来写一篇关于显示器的脱水版本的推荐文章,之前写的显示器推荐文章比较长,可能很多朋友都没有耐心拉到最底部,所以今天写了一篇干货甚少的文章,本篇不再注重于各类参数和知识的讲解,主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探讨怎么去买一个合适自己的显示器。
同时我将显示器的一些常见的参数和知识总结整理了一张图出来,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同学。
我们买显示器的第一个问题,显示器该买什么尺寸的,越大越好吗?当然不是,显示器的尺寸不仅与我们桌面的深度有关,还与分辨率,以及我们是用来工作或者娱乐也有一些关系。
先说与桌面深度的关系:人的眼睛观看范围是有一个舒适区间的,根据舒适区间,统计出了显示器距离人眼的位置与尺寸的对应关系:
再说显示器大小与分辨率的关系:当分辨率在1080P左右时,最好不要选用27英寸以上的显示器,会有颗粒感,27寸基本是1080P的最大尺寸,24寸为佳。
当你选择30寸以上的显示器时,最好选用4K显示器,这样画面会更加的细腻。
最后,如果你用来工作,最好不要使用曲面屏或者更大一些的屏幕。工作效率最高的屏幕大小是24寸,其实如果搞个34寸的显示器,搞双屏输出也不错。打游戏当然是屏幕越大越好,曲面屏会带来更好的沉浸感。
目前很多高色域的笔记本或者台式机所注明的高色域是指100%sRGB左右的屏幕,当然目前市面上一些显示器为了标注自己的色域高,甚至说自己的色域达到了120%sRGB。但是用户在购买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
▶ NTSC目前参考价值较低,部分高色域显示器标注自己是72% NTSC,72~78%NTSC只是接近100%sRGB,但是达不到100%sRGB,因为这两种色域的覆盖范围不一样。
▶ 100%sRGB是目前主流的高色域喜欢宣传的,用户在购买时如果没有特殊需求,可以根据sRGB来进行购买。
▶ Adobe RGB色域可以说是sRGB色域的升级版,因为它主要解决了印刷与电脑显示器显现颜色不同的问题,这个标准借由Adobe家的设计全家桶软件被平面设计和印刷业界所广泛接受,对比上两种色彩空间,Adobe RGB可以说是高端专业人士使用了,目前也只有部分高端显示器能够做到99%的Adobe RGB色域,基本都是用在设计方面。
▶DCI-P3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色域,它是一种以人类视觉体验为主导的色域标准。尽可能匹配电影场景中能展现的全部色域,可以更好地满足人类视觉的体验.它也不是色域最广的标准(目前最新的标准为Rec.2020),但是在Rec.709标准之上。如果是做视频剪辑这一类的专业工作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专业需求:设计修图专业需求主要注重色深,色域,色准三个参数。色域最好99%sRGB,部分特殊需求还要求DCI-P3色域和Adobe Rgb色域。色准2是基本要求,最好在1左右,色深10bit。同时,如果是长时间盯着屏幕最好需要有硬件防蓝光和不闪屏。
游戏需求:游戏方面,如果是FPS游戏的话比较注重刷新率和响应时长,刷新率144hz以上,响应时长4ms以内,响应时长要以灰阶响应时长为准(GTG)。如果是单机3A大作对画质要求较高的,还要高色域高分辨率显示器。同时,防撕裂技术也是必须的,现在一般显示器都带防撕裂技术。
23.8寸IPS入门款显示器,面板厂家为京东方,接口比较保守,只有HDMI和VGA两种接口。
缺点:因为价格便宜,只能适合做办公家用显示器,游戏之类的网游,3A可以,竞技类游戏慎选。
这款显示器以前可以说是入门级别显示器的不二选择,最低价格的时候在500元左右,而今年以后显示器价格都有了一定的涨幅,如果不着急可以等降价以后再买。
这款算是redmi 24寸的升级版本。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办公和家用,打游戏的用户估计是不怎么看得上。而且刚发售的时候价格799,性价比很高,算是最值得购买的千元内27英寸显示器。缺点就是不是2K的27英寸显示器,可能会有颗粒感。但是如果没有体验过什么是细腻画面的,估计也看不出来。给家里老人整一个,很合适。
飞利浦这款显示器算是在入门电竞显示器里比较香的一个了,125%sRGB,110% NTSC 色域,和以上两个相比不仅仅有护眼模式,色域也更高,可视范围更广。
华硕这款显示器好在自带的有音响,但是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而且用了freeSync防撕裂技术,游戏体验会好一些,这个价位的显示器都有色深和亮度不足的缺点,和小米的快速液晶屏显示器用的是同一种面板。
高色域的165hz刷新率显示器,1080P的分辨率对于24寸来说也足够了,接口相对丰富,没有type-c接口和USB接口,现在这款应该是同价位最推荐的一款显示器,没有之一,小米价格屠夫的威名不是白来的。
海信的这款显示器采用的是BOE的面板,响应时长迅速,以及色域等参数都比较优秀,尤其是支持100%的AdobeRGB色域,在千元显示器身上是非常的罕见的。但是也有缺点,亮度只有250尼特,实在有点低。
目前这款显示器采用的群创的K7B面板,参数比较均衡,同时最大的优点是价格,1499元,买个一个27寸的小金刚,这上哪找去。
宏碁的这款显示器是目前最便宜的友达8.2面板了,最低价只要1599,你没看错,算是非常的便宜了,缺点也有就是做工稍微有点粗糙,色彩显示还算可以。
用的是LG的Nano IPS 二代面板,目前色彩还原最好的面板。而且响应速度也不差,目前价格最便宜的满血二代Nano IPS面板,记住一定要买尊享版,色域覆盖足够广,设计工作也足够应付。
这款显示器用的是一代Nano IPS面板,在预算吃紧的情况下是比较推荐的,价格相对较低,都是LG的原厂NAno IPS屏幕,2msGTG,色彩又非常的好,非常适合游戏选手。
优惠后到手价为2299,这款显示器的优秀之处在于采用了NanoIPS面板,但是把Nano IPS面板对比度不足的问题给修正了,送了一个遮光罩,搭配原本就有的氛围灯,效果还算不错的。
目前4K 144HZ的显示器较少,而且目前的显卡很少能带动4K 144HZ的显示器,但是4K 144HZ明显已经成了未来的趋势。
采用了群创的E7B面板,没有HDMI2.1是遗憾,但是双十一价格给打到3499元,这价格,基本就是要啥自行车的行列了。支持HDR400,但是没有10bit色深,预算吃紧的时候买来体验一下还是不错的,不过,有钱买高端显卡,显示器的预算应该不会吃紧吧。
特点就是HDMI2.1啊,简直是PS5神器,价格5000元以内,算是比较香的了,支持HDR400,到手价为3999元,还是比较不错的。TUV低蓝光认证和Freesync防撕裂技术。
采用了群创的E7B面板,同样支持HDMI2.1和高刷,支持HDR400,价格到手为4999,外观要比宏碁的4K显示器好看一些,而且华硕的显示器在游戏的上也有一些优秀的地方,算是比较值得推荐吧。
这款应该是三代的Nano IPS面板显示器,显示效果出色,98%的DCI-P3色域,保证它对于PS5上的大作有着不错的显示器效果。同时支持HDR600,显示效果确实很出色,价格上目前为7000多,Nano IPS面板显示器价格都相对高一些,响应速度也不错。历史低价为5199元,就在本次618,入手非常划算。
这里推荐一些适合做生产力的显示器,主要适合用于设计工作,以及影音剪辑,同时还能兼顾对刷新率要求不高的游戏大作。
如果说对于游戏竞技类的显示器要求的是刷新率和响应时长的话,生产力类的显示器更注重,色域,色深,色准这三个参数。
色域一般要高色域,100%sRGB是基本要求,色深最好8bite以上,色准△E值<3,但是低蓝光和灵活的调整支架也是比较重要的参考项,作为一个经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要爱护好自己的眼睛和颈椎不是。
如果你想要一个显示器,就办公,看剧,偶尔画图之类的,选它基本没错。小米出品,或许不是精品,但性价比绝对是有的。100%sRGB色域,DC调光,8bit色深,这个配置足够胜任起一些轻微的设计类工作,当然也非常合适用来打3A游戏。
戴尔U系列是设计用户比较好的选择。但是2K的话其实有些鸡肋,价格上不算很低,但是再加1000元,4K的显示器就用着更舒服了。而且同价位也有其他的品牌可以选择替换。
这款是飞利浦的新品,1999的价格,支持90W的反向充电,还有智能人体感应,只能说,确实性价比足够的高。99.7%的sRGB色域,90.7%的Adobe RGB色域,95.2%的DCI-P3色域,在色域上非常的全面,作为一个设计显示器也是足够胜任的。TUV低蓝光认证,以及10bit色深,如果说有什么不足的线尼特的亮度有点一般,但是看看价格,也是应该的。
到手价2299,比618时候的1999贵了300元左右,但是性价比还是有的,作为一款面向设计用户的显示器,色准实测只有0.7,99%的sRGB色域,同时有65W的反向快充也比较适合MAC用户,总之,性价比不错。支持HDR400,也算不错的。
LG原厂IPS面板,支持60W快充,99%sRGB色域,支持HDR400,参数上和AOC的卢瓦尔一致,但是LG的做工似乎更好一些,价格上为2899,买哪个,就看自己的选择了。
非常火的一个显示器,主要特点就是明基自家的色彩管理和爱眼技术,这个智慧调光,喜欢的人会觉得非常好,而不喜欢的人大概会觉得一般般,对了这个显示器没有Type-c接口,也没反向充电,对MAC用户是线
4K OLED屏幕显示器价格给打到了5499,我是万万没想到的,OLED面板相比于LCD面板显示色彩更加的丰富,显示效果更佳,同时对比度和峰值亮度表现都不错。支持HDR400和10bit色深,100%sRGB色预,99.7%的DCI-P3色域和99.6的AdobeRGB色域,其实这个显示器用来做设计类工作完全能够胜任,不得不说今年的显示器还是卷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