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脑硬盘在哪个位置图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3/3 7:18:58 | 【字体:小 大】 |
翁帆前夫台式电脑硬盘图片: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硬盘有固态硬盘(SSD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HybridHard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一般轻薄的,高端的笔记本 多采用固态硬盘,也有 采用双硬盘的笔记本,一个机械,一个固态。
1.首先拆开电脑的后面板。 2.把机械硬盘拆出来,再把固定架上的螺丝拆下来。 3.固态硬盘安装到固定架,再装到机械硬盘的位置去,锁好下面两个螺丝。 4.把光驱往外面一拉,拆下光驱,拆下光驱的这个侧盖。 5.拿起机械硬盘托架,将卸下来的机械硬盘安装好,上好螺丝。一样的位置装进去。安装好后盖,上好螺丝。 分区: 首先开机进入BIOS设置硬盘格式为AHCI模式,重启进入PE系统。 2.进入PE后点击开PE系统桌面的diskGenius分区工具,运行DiskGenius。 3.分区类型有两种,如果是装系统的分区,必须选主磁盘分区,分区大小选择你想要的大小,重点是,对齐勾选“到下列扇区数的整数倍”,然后在下面的扇区数选择4096,然后确定。 4.可以重复上面的操作,分出多个分区,之后点击左上角的保存更改,在弹出的询问是否格式化的窗口中,选择是,即可分区完毕,并完成4K对齐。 安装系统1.固态硬盘格式化完后把U盘中win7系统ISO文件和NT6安装器复制到电脑除C盘以外的其他盘的根目录下。 2.将ISO文件解压在当前文件夹,并打开NT6安装器。 3.打开后选择安装模式2。 4.重启后安装。 5.重启后进入NT6安装模式。 6.进入安装状态,点击下一步。 7.同意协议。 8 8.选择自定义安装。 9.选择系统安装盘符。 10.盘符分区并备份原系统文件。 11.点击下一步,弹出一个新的界面。 12.完成后自动重启,重启时选择新装WIN7系统进入。
固态硬盘能提高程序开启速度 开机速度 数据拷贝的速度 但无法提高电脑整机性能 如游戏性能
TLC颗粒 寿命短(理论上比MLC短一倍) 读写速度比MLC慢一点 价格便宜
原理上不一样,pcie通道直接连到处理器,sata总线先到南桥,这个体现在延时上。 速度不一样,sata3的ssd上限大概600MB,pcie x4的上限大概4GB。 接口不一样,虽然m2的看起来一样,但是实际上不一样,sata总线一般都是两个缺口,pcie的一般只有一个缺口,而英特尔的750只能插在pcie插槽里面。 pcie总线的ssd很多不支持作为系统盘 目前sata3的固态硬盘已经接近理论上限,所以没什么余地了,pcie x4(注意是x4,以后可能有x8甚至x16),目前三星的sm961已经到了3GB的速度,而多数厂商还没到2GB,这个还有发展的余地。
查看电脑固态硬盘方法如下: 1、打开电脑,右键单击【计算机】,在弹出的选项中点击【属性】; 2、继续点击【设备管理器】; 3、在出现的界面中可查看该电脑是否有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简称固盘,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
接口是 SATA,也就是一般电脑硬盘用的串口,台式机有SSD硬盘,一般都是2.5寸的。安装进台式机的线寸的转接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ssd接口。 1、SATA 6Gbps接口: “SATA 6Gbps”其实是SATA Revision 3.0的一个参数标准之一,主要是用来表达使用的是SATA Revision 3.0标准,速度更快,相对SATA Revision 2.0。SATA是硬盘接口的标准规范,实际上SATA 6Gbps接口这个说法并不规范,准确的称呼是SATA III,接口速度是6Gbps而已,只是现在大家习惯这个说法了。SATA 6Gbps接口是目前最最常见的HDD/SSD硬盘接口,大部分人现在买的硬盘都在用这种接口。 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硬盘接口,SATA 6Gbps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太成熟了,6Gbps的带宽虽然比起新接口的10Gbps甚至32Gbps带宽差多了,目前主流SSD依然继续使用它们,随着固态硬盘的性能逐渐增强,这些标准已经成为限制SSD的一大瓶颈。 2、mSATA接口: mSATA接口是SATA协会开发的新的mini-SATA(mSATA)接口控制器的产品规范,新的控制器可以让SATA技术整合在小尺寸的装置上。同时mSATA将提供跟SATA接口标准一样的速度和可靠度,提供小尺寸CE产品(如Notebooks/ Netbook)的系统开发商和制造商更高效能和符合经济效益的储存方案,比较广泛的运用于超极本、商务本等追求小型化的笔记本电脑中。 实际上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但是mSATA依然没有摆脱SATA接口的一些缺陷,比如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也还是6Gbps。 3、M.2接口: M.2原名为NGFF接口,它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以取代原来基于mini PCIe改良而来的mSATA接口。无论是更小巧的规格尺寸还是更高的传输性能M.2都远胜于mSATA。随着SATA接口瓶颈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主板厂商也开始在自家产品线接口可以同时支持SATA及PCI-E通道,后者更容易提高速度,一开始的M.2接口使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论带宽10Gbps,这也已经突破了SATA接口理论传输瓶颈。现在M.2接口全面转向PCI-E 3.0 x4通道,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远高于之前水准,大大提升了SSD性能潜力。 同时,使用M.2接口固态硬盘还支持NVMe标准,相比目前主流的 AHCI,通过新的NVMe标准接入的SSD,可以获得大幅度的性能提升。 扩展资料 分类方式: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 基于闪存类: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FLASH DISK、Serial ATA Flash Disk):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U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一般它擦写次数普遍为3000次左右,以常用的64G为例,在SSD的平衡写入机理下,可擦写的总数据量为64G X 3000 = 192000G,假如你是个变态视频王每天喜欢下载视频看完就删每天下载100G的线.25 年。 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户每天写入的数据远低于10G,就拿10G来算,可以不间断用52.5年,再如果你用的是128G的SSD的线年!这什么概念?它像普通硬盘HDD一样,理论上可以无限读写, 基于DRAM类: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接口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方式可分为SSD硬盘和SSD硬盘阵列两种。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DRAM固态硬盘属于比较非主流的设备。 参考资料SSD固态硬盘百度百科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