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人类2022 年已经来到了年末,直到下半年,DIY 市场终于从挖矿的热潮中脱出身来。在 20 年时,虚拟货币的到来将显卡价格一度炒到高位,甚至一度带动了其他硬件的价格,SSD 等沦为挖矿工具,价格更是暴涨,让玩家苦不堪言。
src=不过好在 9 月的时候,以太坊终于完成合并,挖矿时代也暂时告一段落了,不少硬件终于到了疯狂降价的阶段,但是这也导致,大量的矿卡、矿盘流入市场,DIY 市场雪上加霜,本来玩家以为可以升级硬件了,但此时还需要提防买到矿老板用剩下的。
接下来笔者就和你聊聊我们的新观察,看看今年的 DIY 市场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未来又何去何从。
CPU 市场里 Intel 与 AMD 一直你追我赶,在今年的第一第二季度里,AMD 凭借更低的装机成本和不错的性能依旧不落后于 Intel,守住了自己的市场份额。后续甚至依靠 5800X3D 这样的游戏神 U 也收获了不少玩家的芳心。
不过这一切都在第三季度发生了改变,AMD 推出了锐龙 7000 系列对抗 Intel 的 13 代酷睿,虽说两者售价差距不大,但 AMD 选择了一条比较冒险的路,接口改用 AM5 以及全面支持 DDR5,这么做直接导致,用户需更换全套设备才能升级。而隔壁 Intel 不单止性能表现更优,接口还是延续上代,用户可以无缝升级,并且还继续支持 DDR4 内存,升级成本更低。
src=后续 AMD 也在双 11 旗舰进行降价,用于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降价幅度近 30%,甚至在国内的售价还要低过欧美,和 Intel 的 13 代酷睿相比,AMD 目前这个价格完全可以抹平性能上的一些差距,并且在性价比上完完全全碾压 13 代。目前来看,AMD 降价的做法确实有效,暂时抵挡住了 13 代强势的进攻。
src=不过 AMD 想要在 CPU 大战中取胜还要看明年 CES 将登场的 3D 缓存版锐龙 7000 系列,之前的 5800X3D 已经展现出 3D 缓存的非凡实力,如果这次 7000 系的 3D 缓存版能够控制一下温度,价格合理一些,AMD 的处境会比现在更好一些。而 Intel 方面明年也将推出 KS 后缀和移动端的处理器,可以说明年上半年又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不同于 CPU 市场,显卡市场早在 2 年前就已经几近癫狂,要知道一年半之前发售的 30 系和 6000 系显卡直到今年 4 月才开始出现价格松动,这在整个 DIY 市场中堪称 魔幻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大家也都知道。
src=两年的矿潮过去后,显卡开始降低价格,但接踵而来的是数量巨大且价格低廉的矿卡,并且这部分矿卡已经开始挤占全新显卡的出货量和市场空间了。虽然二手矿卡存在出问题的概率,不过只要价格够低,提供售后,多数用户还是会转投矿卡,而非降价不彻底的全新显卡。
矿潮过去后,从市场份额上看,2022 年第三季度,独显出货量仅有 1400 万,上一年则是 2400 万,下降幅度巨大,可见矿卡对市场的影响之深,不过英伟达的市场份额还是占比 88%,创下新记录,而 AMD 由于新卡还未发售仅有 8%,Intel 作为显卡市场的新星,还缺点火候,份额维持在 4% 左右。
src=矿卡不单止影响市场份额,更影响显卡厂商的营收,英伟达最近公布的 2022Q3 的财报显示,收入同比下降超过 70%,而 AMD 由于矿潮期间出货少,在 Q3 的财报中逆势增长,同比上涨 29%。并且 AMD 新的 7000 系显卡在定价和性能方面都给英伟达当头一棒,如果接下来供货能够稳定,那明年将给英伟达构成一大威胁。
src=另外为了给下一代显卡流出空间,红绿两家也在尽力清库存,英伟达通过推出新版 RTX 3060 和 RTX 3070 和促销活动来清库存,而 AMD 则是通过买显卡送游戏的方式,不过由于价格下降不明显及矿卡风险,两家的清库存活动均不被玩家看好。
至于显卡市场的红绿蓝三足鼎立,现在来看还为时尚早,Intel 推出的 Arc A750 跟 Arc A770 在理论性能上虽然强劲,但实际体验上与 RTX 3060 亦有差距,在价格上也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英特尔想要改变这个局面,还需要有足够强的性能、诚意的价格以及驱动的优化,这才有可能占有独显的一席之地。
src=总的来说,从目前的显卡市场现状来看,二手矿卡所带来的冲击并不小,并且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年中以后。除非英伟达、AMD、Intel 三家能够推出具有竞争力的甜品级显卡并保证供货,否则目前中低端显卡市场将持续低迷,玩家更大可能会选择不更新硬件或转投价格更低的矿卡用于过渡,而新显卡面临价格过高和产能不足的问题,因此下一年的显卡市场可能依旧不好过。
今年主板的一件大事就是 AMD 换接口了,此前 AMD 的桌面处理器一直采用 PGA 封装方式,底部是密集的针脚,使用 AM4 等接口,而最新的 AM5 接口更换为 LGA 方式,与酷睿处理器保持一致,LGA1718 规格,CPU 底部改为平整的金属触点,主板上的插槽上具有凸起的针脚触点。这种方式能够大大减少处理器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情况,同时也便于玩家安装。
src=Intel 方面则基本没什么变化,13 代酷睿依旧是 LGA1700 设计,与上一代的区别是新一代 Z790 芯片组增加了 PCIe 4.0 通道的数量,从 12 条增加至 20 条,代价是减少了 PCIe 3.0 通道的数量,从 16 条减少到 8 条,另外还增加了一个 USB 3.2 Gen2x2 端口,达到了 5 个。而处理器也会有 16 条 PCIe 5.0 通道,以及 4 条 PCIe 4.0 通道,总体来说提升不明显,但价格更高。
src=如果是 Intel 新装机用户完全可以选择上一代的主板,性价比更高,并且由于英特尔的新品发布节奏很快,预计明年就会发布第 14 代酷睿,新处理器的接口会发生变化,如果现在花高价购买 700 系列主板,那么意味着只能使用一代,未来将没有任何升级空间,非常尴尬。如果是 AMD 用户则毫无疑问,想要用上新处理器是一定得升级新主板的,不过 AM5 接口延用 5 年,无需担心。
今年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领域其实动静不小,技术层面新产品基本都是用的 Asetek 第 7 代水冷方案,而最新的 Asetek 第 8 代仅有华硕的 Ryuo 龙王 III 系列,大规模的上 A8 水冷方案最快需要到明年。就市场表现而言,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看,一体式水冷散热器都是 2022 年散热器市场上最为闪耀的产品。如果深究其为何能快速普及,我们觉得与多重因素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src=一个是 CPU 处理器,当之无愧的发热大户,AMD 最新的锐龙 7 系温控策略相当激进,Intel 的酷睿 13 代也不容小觑,因此一体水冷逐渐成为玩家装机的选择。可以说正是处理器散热需求的增加,带动了用户对于一体式水冷散热器的需求。
另一方面,一体水冷的崛起,价格也是绕不开的因素之一,以往一说起水冷散热器,很多用户的第一感觉就是价格贵。现在一体水冷的价格可以说与风冷缩小了差距,200 元不到就可以买到 240 冷排,即使是高端的 360 冷排,不到 400 元也可以拿下。先不说性能上水冷能否与同价位的风冷抗衡,但目前的价格确实让以前高不可攀的水冷走进玩家的视野。
src=最后一个则是 RGB,众所周知,水冷除了像风冷那样在风扇上做文章,水冷头也可以,不少厂商在水冷头上添置了 LCD 显示屏,点亮后除了能够展示 RGB 灯效,还可以显示温度、频率、GIF 等,可玩性比风冷高不少,炫酷的灯光,极致的视觉体验是风冷无法比拟的。
相比显卡厂商赚得盆满钵满,闪存厂商就比较惨了,在矿潮时,固态硬盘一度也被炒上天,许多闪存厂商也是加足马力生产,一时之间固态硬盘价格水涨船高,不过谁也没有预料到后面挖矿的戛然而止,因此仅仅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就进入暴跌状态。
src=闪存厂商本想借着挖矿的热潮大赚一笔,谁曾想现在库存积压,DIY 市场低迷,一大堆待售的固态硬盘只能被迫降价,加上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寒冬才刚刚开始,现在已经有不少固态厂商大幅下调 SSD 价格了,并且这波降价预计将会持续到明年下半年。
另外说到固态就不得不提长江存储,作为国产颗粒厂商,其颗粒质量和口碑都是有目共睹的,甚至还受到了矿老板的一直认可。目前很多厂商也使用长江颗粒,价格也是逐渐探底,甚至不到 700 元就可以买到 2TB 的长江颗粒固态硬盘,这一价格对于想要入手的用户来说可以说真的是 等等党狂喜了 。
src=至于全新的 PCIe 5.0 固态硬盘,从 PCIe 4.0 产品上市的情况来看,PCIe 5.0 产品的首发价格会高得离谱,普通玩家难以接受如此价格,并且由于 NAND 闪存颗粒产能限制,初期上市的 PCIe5.0 硬盘的速度都不能达到 13GB/s,想要用上满血的 PCIe5.0 硬盘应该要等到明年年中左右了。
src=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月 PCIe4.0、PCIe3.0 的固态硬盘的价格应该还会持续走低,有想要升级自己电脑存储空间的用户不要错过,这将会是一个 薅羊毛 的好时机。
DDR5 内存的大规模普及一直没能完成,自从 12 代酷睿处理器支持 DDR5 内存到锐龙 7000 全面舍弃 DDR4,DDR5 的普及一直面临尴尬的境地,那就是相比较目前极其成熟的 DDR4 内存,DDR5 内存实际上除了提供更高的内存带宽之外,在其余的应用表现尤其是游戏应用上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原因是 DDR5 的延迟普遍比 DDR4 更高。
src=另一个影响 DDR5 普及的原因便是价格,由于之前 DDR5 内存初上市,在售价上远超 DDR4 内存,同等容量下,价格差距达到了 2-3 倍。高昂的价格让许多玩家望而却步,转投 DDR4 的怀抱。
src=不过这一现象已经在慢慢改变,随着 DDR5 颗粒的产能提升,加上内存厂商几乎都已经布局,DDR5 内存目前已经在降价,并且降价幅度非常大,明年的内存市场上应该有机会看到 DDR5 内存的价格将接近,甚至持平之前的 DDR4 内存。目前三星、镁光、海力士等 RAM 厂商目前产能不说过剩,但是的确是供大于求,因此想要升级内存的用户可以再等等。
PC 电脑使用的电源都遵循 ATX 标准,这个标准是由 Intel 设定的,多年来一直不断变化,最近一次更新是 2003 年推出 ATX 2.0 标准,19 年后这一标准终于迎来升级换代,升级为全新的 ATX 3.0 标准。
src=新标准最突出的升级,就是针对显卡供电,特别增加了名为 12VHPWR 的新接口,12+4 个针脚,供电能力超过 450W,最高可达 600W,这个接口已经在 RTX 3090 Ti 以及 RTX 4080、RTX 4090 上搭载。目前来看,AMD 和 Intel 最快会在下一代产品上采用新的 12VHPWR 接口。
src=纵观 2022 年的电源市场,并没有太多能够实际牵动玩家消费的点。就产品层面来说,现在主推的卖点都已经玩了好几年,很难玩出新花样。最新的卖点也只是 12VHPWR 接口,除非现在的电源厂商能够推出最新的 ATX12VO 电源标准设计的电源,将主板的 24 针电源接口改变,不然以目前的产品只能通过提升品质、降低价格的方式来吸引玩家。
src=总的来说,现阶段 ATX12V 电源的技术更加成熟,而最新的 ATX12VO 更属于战未来的技术,更何况上游厂商并不认为现有的 ATX12V 电源会阻碍 PC 硬件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接下来几年应该会是 ATX 3.0 标准的电源占据主流,ATX12VO 应该还需要再等等。
RGB 有效提升 200% 性能,玩家对于机箱外观设计的喜好也是不断变化的,之前的机箱热衷于使用二次元进行联名,不少极具个性的游戏机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对机箱市场影响有限。因为最近几年游戏玩家更热衷于玩灯,主板、显卡、内存、SSD、散热器、风扇、鼠标、键盘、显示器等你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硬件上,灯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装饰方案。
src=今年的 DIY 装机市场流行海景房装机,因此为了迎合多数游戏玩家的口味,现在的机箱除了会在机身设置 LOGO 灯牌、RGB 灯带等提升自身颜值之外,为了能更好地呈现内部硬件的灯效,大多数机箱会在侧面板和前面板上镶嵌一块透光率高达 90% 的钢化玻璃,机箱内部细节一目了然,让整台主机更具电竞氛围。
src=另外今年的 ITX 机箱也逐步成为玩家的至爱,一台性能够用、体积小巧的 ITX 主机在体积级便携性上要优于传统主机,因此不少厂商也推出了不少优质的 ITX 机箱,像鑫谷的斜杆青年既结合了今年主流的海景房装机和 ITX 的优点 ; 也有不少厂商另辟蹊径,手提式 ITX 机箱横空出世,像闪鳞 S300、乔思伯 BO100 都是其中不错的代表。
去年和今年对于整个 DIY 市场来说都是一场寒冬,芯片荒和挖矿的双重冲击下让不少 DIY 硬件供不应求,显卡一度加价,游戏玩家怨念重重,虽然显卡厂商在过去这两年赚了不少钱,但长远来看显然是弊大于利,毕竟游戏玩家也不想被收割,加之目前的 PC 游戏没有划时代的技术诞生,不少玩家手上的老硬件还可以再战,这只会让未来的 DIY 市场更加难过。
src=虽然现在 DDR5、SSD 等其他硬件的价格都在往下探,价格逐渐亲民,但 DIY 中最重要的显卡还是居高不下,40 系的价格没有 30 系的性价比,买 30 系又担心矿卡,而隔壁的 A 卡和 I 卡除非价格合适、供货充足,并且能够建立起生态,才有可能吸引一波持币观望的玩家升级。
src=作为一个 PC 游戏爱好者来说,见到 DIY 市场的寒冬也是颇为难受,只希望 DIY 市场能够在未来的两到三年里走出困境,不过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一两个厂商能够改变,还需要整个行业的努力,供需稳定、价格合理、积极思变、有划时代的游戏或硬件推出才能将消费者从平板、游戏本等其他市场中拉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