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思维数码印花影驰推出了RTX 5060圣刃OC显卡,作为入门级单机游戏显卡,其性能超越了上一代RTX 4060 Ti 8G。
2.DLSS 4技术为RTX 5060圣刃OC带来了更流畅的光追游戏体验,使其成为入门玩家的理想选择。
3.该显卡采用三风扇散热模组,温度和噪音控制良好,功耗墙限制在145W。
从今年春节开始,RTX 50系显卡的发布就一直没有停过,让人有种老黄每个月在发新卡的错觉。终于啊,RTX 50系显卡迎来了可能会是未来市场主流的RTX 5060显卡,相信有不少玩家都是在翘首盼望着这张显卡,毕竟DLSS 4的多帧生成“魔法”对于x060这种入门级显卡意义更大,RTX 5060可能就是最实惠的“DLSS 4启动器”了。说到实惠,影驰的“刃”系列也是影驰今年全新的性价比产品线,这篇评测我们就用RTX 5060 圣刃 OC这张显卡来看看,RTX 5060是不是DLSS 4最实惠的“启动器”。
我们上一次拿到“刃”系列的显卡是在评测RTX 5070 Ti 圣刃的时候,RTX 5060 圣刃 OC就是前者的“减薄版”,厚度缩减到标准的2槽,只有一点点的越肩,不含挡板的尺寸为304×125×40mm,符合英伟达的SFF-Ready(Small Form Factor)标准,对于紧凑型机箱用户来说相当友好。
RTX 5060 圣刃 OC的正面采用磨砂和亮面相互间隔的斜切设计,营造出了视觉上的差异性,最左端的亮面上有一段咒文,对应的英文原句在最右边,整段文字的意思为:“Blade of Chaos, hear my chant, seal thyself, power banished. ”(混沌之刃听我吟唱,封印自身,放逐力量,于虚空之中陷入沉睡束缚)不得不说这段英文还是相当具有神秘感的,和显卡“圣刃”的名字十分契合,就像是游戏里主角的神兵,帮助玩家在游戏里肆意纵横,所向披靡。
正面中央是三把9cm的霜环散热风扇,扇叶形状使用了三折设计,扇叶间还有外环连接,以保持高速转动下的稳定性。按照影驰的官方数据,三折设计可以让风扇在同噪音下提供更大的风压和风量,提升幅度分别达到15%和10%,同转速下噪音则减少5%,提供更好的散热和静音体验。
看完正面,我们来看显卡的背面,如果说正面是整洁庄严的话,背面的花纹多少有点力量图腾的味道了。背面右边有大面积的镂空,比RTX 5070 Ti 圣刃还要大,镂空右边就是“BLADE”的英文装饰和“刃”系列标志性的爪形LOGO,斜下方还有两道斜切分割线来增强设计感。
显卡尾部有整张显卡唯一一个ARGB灯,整个模块是磁吸的 ,可以吸在尾部或者侧面,灯光亮起的时候,犹如圣刃苏醒,开始展露锋芒。同时当磁吸灯板放在侧面的时候,显卡最左侧的箭头刚好指向灯板,从而形成了一个视觉焦点,分外引人注目 。装入纯白主机中时,整洁的显卡与机箱内的各个组件相互映衬,相当耐看,颇有种纯净的美感。
由于RTX 5060的额定功耗为145W,所以RTX 5060 圣刃 OC的供电接口就只有1个8Pin,接口旁还有个小4pin接口,搭配随显卡附赠的转接线即可实现ARGB模块的灯光同步。供电接口做了一定程度的下沉设计,确保连接牢固的同时,也为一些紧凑型机箱腾出了盖侧板的空间。
显卡挡板一侧的视频接口就是RTX 50系显卡的标配,配备了3个DP 2.1b和1个HDMI 2.1b接口,其中DP 2.1b可以在无DSC状态下支持输出,想必一直关注RTX 50系显卡的话都是相当熟悉了。
虽然GB206-250的核心发热量并不高,但是RTX 5060 圣刃 OC还是给到了更凉爽的三风扇散热模组。拆开模组后可以看到,RTX 5060 圣刃 OC采用了三热管散热,三条6mm镀镍热管穿过整个散热模组,核心上方是散热铜底,覆盖了GPU核心和显存;供电模块也有对应的导热底座和填充缝隙的导热垫,保证元件的热量能够被及时地带走。
很多厂商都会在显卡的金属背板上铺上绝缘层,RTX 5060 圣刃 OC也不例外,从绝缘层的面积可以看出,PCB板的尺寸是相当小巧的,只占了整个背板一半左右。
不过即便是尺寸小巧,RTX 5060 圣刃 OC的PCB看起来也并不拥挤,左上方和底部还是有相当的空间。中央是GB206-250核心+4颗三星GDDR7显存,每颗2GB,共构成8GB显存。由于功耗进一步下降,所以RTX 5060 圣刃 OC的核心供电为4相,还有2相是显存供电,Dr.MOS和电容分别在PCB的两边。
核心供电用的Dr.MOS为威世的Sic653A,最大支持电流50A,而显存供电的MOSEFT则为uPI的QA3111,两者的供电芯片也和RTX 5060 Ti一样,放在了显卡背面,其中核心供电的芯片型号为AOZ73004CQI,显存供电的则为uS5650Q,都是RTX 50系显卡上十分常用的供电控制元件。
测试配置没有什么需要太多说明的,依旧采用目前游戏性能最好的CPU 9800X3D,主板稍微更改了一下,换成了微星的B850M 迫击炮,虽然看着没那么高端,但跑满9800X3D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也更贴合会选择RTX 5060这张卡的用户需求。对比显卡除了上代的RTX 4060外,还有Intel和AMD两家相似定位的B580和RX 7650 GRE,同时为了看看RTX 5060能不能完成“越级挑战”的任务,我们也把RTX 4060 Ti拉了进来——当然版本肯定是8GB的,以保证变量一致。
虽然截止到我们测试为止,GPU-Z无法完整读取RTX 5060 圣刃 OC的信息,但里面的部分信息还是有用的。RTX 5060 圣刃 OC的功耗墙和英伟达公布的保持一致,都是145W,Boost频率则稍微提升了38MHz,来到2535MHz。
总的来说,RTX 5060 圣刃 OC在基准测试这块是顺利完成了“越级挑战”的任务,胜过了上代比自己定位更高的RTX 4060 Ti 8G,同时也可以看到,B580是RTX 5060 圣刃 OC的有力挑战者,那么这几张卡在游戏中的表现如何呢?
到了x060这个级别,2K分辨率游戏就已经是个不小的挑战了,所以这次测试就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展开。同时因为参测显卡均是入门级别,为了照顾上代显卡的性能,我们不会把游戏的设置拉到最高,以保证跑出来的帧数不会过低,失去比较参考的意义。具体的图形设置会写在表里面,供大家参考。
1080P分辨率下,RTX 5060 圣刃 OC在非光追测试中的表现和基准测试一致,RTX 4060和RX 7650 GRE都只能遥望它的车尾灯暗暗叹气,而RTX 4060 Ti 8G也在大部分游戏里落后于RTX 5060 圣刃 OC,只有在《最终幻想 14》和《怪猎:荒野》中取得持平。B580的成绩和它在基准测试的表现一样有趣,有时能追上RTX 4060 Ti 8G,有时又落后于RTX 4060,应该是受驱动优化的影响比较大。
而到了光追测试,RTX 5060 圣刃 OC的表现和RTX 4060 Ti 8G就相当同步了,两张卡最大差距不超过1帧,RTX 4060和RX 7650 GRE则在《怪猎:荒野》里稍稍找回一点场子,不至于被前两者拉开过大的差距;B580继续受驱动影响较大,表现较好的是《消逝的光芒2》。这时我们就能先做一个小总结了,在1080P分辨率下,RTX 5060 圣刃 OC的光栅表现是优于RTX 4060 Ti 8G的,同时因为多帧生成的存在,实际游玩光追游戏时,RTX 5060 圣刃 OC也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考虑到性能的原因,2K分辨率我们就不上光追测试了——毕竟RTX 5070面对2K光追都已经“汗流浃背”了。可以看到,RTX 5060在大部分的游戏中是比RTX 4060 Ti 8GB更胜一筹的,只有在《地平线 Ti稍微扳回一城。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由于2K分辨率下对显存的要求升高,拥有12G显存的B580在某些游戏里有不错的表现,比如《消逝的光芒2》和《赛博朋克2077》,帧数直追RTX 5060 圣刃 OC。只能说8G显存多少是有点限制RTX 5060 圣刃 OC的发挥了,未来如果有12GB版本的话,或许能有更好的表现。
文章开头提到,DLSS 4技术对RTX 5060这种入门卡而言意义是很大的,毕竟RTX 5060 圣刃 OC虽然能在光栅游戏中领先RTX 4060 Ti 8GB,可一旦到了光追部分,两者就几乎拉不开差距了。而DLSS 4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新的Transformer模型应用后可以显著提升画质,在质量模式下甚至可以拥有比原生分辨率+TAA更加清晰锐利的画质,再加上多帧生成,其体验是可以和RTX 4060 Ti 8GB拉开差距的。
我们选择了三个游戏来进行测试,《2077》是其中最能体现DLSS 4作用的游戏,可以看到,只要开到3x档位,RTX 5060 圣刃 OC就能拥有超过百帧的平均帧率表现,已经足够流畅了。另外两个游戏则更上一层楼,3x挡位下分别达到了188帧和146帧,如果开到满的话,两者的帧数直接跨入电竞级范畴。同时因为NVIDIA Reflex技术的支持,即便多帧生成开到4档,游戏的PC延迟都处于可控的状态,没有失控,这就意味着操作的跟手性是有保证的。另外,目前支持DLSS 4的游戏已经超过了125款,像上面《毁灭战士:黑暗纪元》更是首发即支持,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游戏支持DLSS 4,因此无需担心适配范围的问题。
这样看下来,RTX 5060 圣刃 OC确实是最实惠的“DLSS 4启动器”,能够让一批玩家从难以体验光追游戏变成了流畅体验的水平,不再是要么看PPT要么看像素点的二择状态,可以放心地说出“我全都要”这句话了。
显卡的散热测试我们均在裸机状态下进行(如果安装在机箱内,GPU温度会上升5℃左右),测试时环境温度约为25摄氏度。显卡的待机温度是开机以后记录5分钟得到的,满载温度则是通过10分钟的3DMark Speed Way压力测试后记录而来,数据通过GPU-Z的Log to File功能记录。
三风扇散热模组对于145W的RTX 5060 圣刃 OC来说属于是绰绰有余了,显卡满载最高温度为58.7℃,整个过程一直在56~57℃之间徘徊,风扇转速也不高,只在1370RPM左右,完全不用担心过热的问题。
功耗测试中,我们通过PCAT套件,分别精确地测量显卡PCIe、外接电源接口的功率,显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Speed Way压力测试中获得,待机功耗则是在进入系统后记录1分钟取平均值。
RTX 5060 圣刃 OC的平均满载功耗为146.8W,基本和设定的功耗墙一致,显卡的峰值功耗为157.4W,比平均功耗高出11W左右,幅度不算很大。待机的线W,整张卡的功耗表现可谓相当节能,如果正在使用550W电源的话,基本上不用换就能带得起了。
在温度测试的GPU-Z Log to File中,我们同时记录下了显卡正面风扇的转速情况,RTX 5060 圣刃 OC的风扇最高转速为1378RPM,接着我们把显卡放进了环境噪音小于10 dB(A)的消音实验室,把风扇还原到同样转速,然后在30CM的距离上测试其噪音水平,由于显卡在待机时风扇是停转的,所以就不用测试了。
在温度测试里我们就知道RTX 5060 圣刃 OC的风扇转速不高,所以测试出来的噪音表现也相当不错,满载噪音仅34.2分贝,除非是极度安静的环境,否则日常使用中几乎是听不见显卡运行的声音的。
虽然RTX 5060 圣刃 OC的功耗墙限制在145W,RTX 50系显卡的显存频率还是挺能超频的,而且哪怕只拉高显存频率,对于显卡性能也是有一定提升的。所以我们也尝试给RTX 5060 圣刃 OC进行超频。
最终我们给RTX 5060 圣刃 OC的核心超频280MHz,显存频率加到2125MHz,此时显卡的Speed Way得分为3745,比默认提升了7.2%,提升幅度还可以,运行时GPU核心最高频率为2842MHz。
看完整篇评测,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RTX 5060 圣刃 OC的性能,它不仅顺利地完成了超越RTX 4060的“任务”,而且还领先RTX 4060 Ti 8G,可以说是完全接手了入门单机游戏显卡这个位置。而更加令人欣喜的是,DLSS 4的助力使得它摆脱了面对1080P光追游戏的尴尬处境,新的超分模型和多帧生成技术令它能够给入门玩家带来精美流畅的游戏体验,不再是以前只能对着光追画面“干瞪眼”的状态,可以说是DLSS 4技术最大的受益者。
回到显卡本身,RTX 5060 圣刃 OC还拥有简洁耐看的纯白外观,同时温度和噪音控制都处于十分良好的水准,基本挑不出什么短板。目前国内电商平台定价2699元,考虑到它三风扇的散热模组,这个定价是相对合理的。虽说隔壁的竞争对手还未出来,但是RTX 5060 圣刃 OC一定是入门单机游戏玩家值得考虑的选择之一,有兴趣的话不妨可以去了解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