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野蛮女上司txt互联网时代显示器是我们每天办公娱乐必不可少的设备,一款好的显示器能够帮我们更加高效的工作,能够让休闲娱乐游戏的体验更好,但是如何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显示器,看着宁琅满目的参数,真是让人犯难。
本文很长,将全面的介绍有关显示器的相关知识,建议先收藏,方便有需要的时候随时拿出来看一下。
: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水纹,主要优点在于相应速度非常快,对游戏玩家来说体验比较好,但是它在色彩上的表现要差一些,而且由于可视角度不足的问题,目前逐渐的在退出主流市场
:优点是可视角度大、色彩表现力非常不错,黑色表现也更为纯净对比度高、色彩还原准确。缺点就是功耗比较高,响应时间比较慢,游戏体验不好。
:IPS相对TN和VA面板显的更加全面,不管是色彩表现还是响应速度都是比较好的,可视角度可达到178度,正面和不同角度观看色彩表现几乎分辨不出来。
由于IPS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得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平衡,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面板,各大厂商也竞相发展相关技术
通过工艺改进使得面板更加轻薄,同时通过面板电压工作机理的改进,实现了四倍“超频”,从而实现了更快的响应速度。
AHVA面板色彩饱和度、灰阶呈现与漏光控制也比一般IPS面板更好,这种面板提供了更好更宽的视角,它的穿透率较传统IPS面板更高让屏幕更加明亮。
这类面板最大的改进就是通过特殊涂层,形成了gb-r-led光源效果,和一般IPS面板的WLED技术形成了区别,实现了更广的色域覆盖,从而在颜色表现力方面更加准确、丰富,并支持更好的HDR显示效果
IPS Black比现有的IPS产品增加了35%的深黑程度,对比度翻倍达到了2000:1,可以表现出更加真实的清晰度和更加准确的色彩。
ADS是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的简称,具有触摸无水波纹,广视角等优势,在大视角下Gamma更准确、色偏更小的优点。
最新的ADS Pro在ADS技术的基础上叠加了一系列京东方自有技术,最终实现全视角、无色偏、超高刷新率(500Hz).
常规显示器尺寸有,21.5寸,24寸(包括23.5、23.8),27寸,30寸,32寸等等。显示器太大不行,太小也不行。
显示器太小肯定不行,所能展示的东西太少,很不方便;但也不是说尺寸越大越好,考虑到一般我们都是坐在显示器眼前办公、游戏、看视频,太大的话会导致左右不能相顾,会影响工作和游戏体验。
家用办公就不需要太大,推荐24 - 27寸就足够了;游戏竞技可以选择更大一点的屏幕,推荐 27 - 32寸为宜。
分辨率是指像素在宽度和高度两个方向上的数量。例如常见的1920 * 1080分辨率是指1920像素的宽度和1080像素的高度,即1920 ×1080=2,073,600像素。
因此同样1920 * 1080的分辨率,24寸的就要比27寸的更加清晰。
为了更明显的对比不同分辨率和不同尺寸的显示器那个清晰度更好,就有了PPI(像素密度单位),代表的是每英寸所拥有的像素数量,PPI的值越大清晰度越好
在刷新率越高的显示器上玩游戏会使游戏反应更加灵敏,看剧在移动的画面中更加流畅细腻。
有的时候,可能真的不是你玩游戏菜,只是别人电脑反应快,跟人没关系(强行解释一波)
我们一般所说的响应时间指的是显示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即液晶颗粒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的时间。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指的是像素关闭 - 开启 - 关闭或 从黑 - 白 - 黑所需的时间。
但是当我们玩游戏或看电影时,屏幕内容不可能只是做最黑与最白之间的切换,而是五颜六色的多彩画面,或深浅不同的层次变化,这些都是在做灰阶间的转换。灰阶响应时间GTG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也就是说GTG表示的是一个像素在两种颜色之间变化所需的时间,这个响应速度越快就能降低屏幕的拖影,反应更迅速。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显示器色域标准有三种,主要是sRGB、Adobe RGB、以及DCI-P3。
sRGB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色彩标准,由微软联合HP、三菱、爱普生等厂家联合开发通用色彩标准,对于Windows来说,它是缺省(默认)的色彩模式。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以sRGB作为标准的(尤其是互联网内容),因此,屏幕的色域覆盖越接近100% sRGB(Full sRGB)越好!
Adobe RGB是专业软件生产商Adobe在1998年推出的色彩空间,Adobe Photoshop简称PS就是他家的,初衷是为了同时攘括sRGB(电脑常用的色彩空间)和CMYK*(印刷色彩模式),这样拍出的数码照片不仅能在电脑上正常显示和编辑,也能印刷出颜色无损而正确的相片。
Adobe RGB 色域相比 sRGB 色域来说囊括的色彩范围更广,满足该标准的显示器能展现更鲜艳的色彩,所以它更受专业设计、绘图等人员的欢迎。
NTSC是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推出的一套广播电视传输协议,相对sRGB色域,绿色覆盖面积会更广一些,色彩会更加丰富,但是NTCS并未完全覆盖住sRGB。
DCI-P3色域又被称为电影级色域标准,它是一种应用于数字影院的新兴色彩标准,以人类视觉体验为主,尽可能匹配电影中能展现的全部色彩要求。
DCI-P3色域的显示器更适用于数字电影,电视剧后期制作、调色等。总的来说,DCI-P3色域标准对于后期视频剪辑师是必备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加精准、更快速的创作输出内容。
sRGB是一种通用的标准色域,达到100%sRGB色域的屏幕,属于主流高质量的屏幕。完全可以日常办公,家用娱乐。
Adobe RGB色域标准是平面设计师所青睐的,使其创作内容更加准确,亦能硬刷出颜色无损而正确的相片。
DCI-P3为专业数字电影级色域,对于电视、电影后期制作,能够更精准,更线【色深】
色深(Color Depth)亦可称为色位深度,是用 bit 数来表示数码影像
的单位。bit 是计算机计算的二进制单位(或位),即计算机中可以处理的最基本数据或讯息。
色深用 2 的幂指数来表示,bit 数愈高,色深值便愈高,影像所能表现的色彩也愈多。
色准小于1.5的显示器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没有色彩偏差的,只有极少数顶级显示器才能达到这个标准。A级:△E 1.5~3 非常优秀色准在1.5到3之间的显示器定位A级,一般高端专业显示器经过出厂校色都可以做到,这种级别即便是专业人士用肉眼也很难看出偏色的情况。B级:△E 3~5 优秀色准在3到5之间的显示器定位B级,一般中高端显示器都可以达到这个级别,这个级别的显示器对于日常使用没有任何影响,一般的修图调色也都没问题。C级:△E 5~8 普通色准在5-8之间的显示器定位C级,大多数平价显示器包括普通的电竞屏都是这个级别,普通人对于这个级别的偏色一般也看不出来,不过专业人士或对色彩敏感的人是可以看出偏色的。所以这个级别的显示器不建议用来作图调色。D级:△E >8 很差色准在8以上就属于很差的水平了,基本上就不要选择了,普通人打眼一看就能看出偏色,很多廉价显示器都属于这个级别。五、对比度
个人建议,普通使用250 - 400nit即可,追求游戏体验400nit以上,平面设计图像处理400 - 1000nit,专业使用可以去买苹果认证的显示器1000nit以上。
高亮度, 高对比度的显示屏能够更好展示暗部细节,并且通过硬件和显卡还可以强化这些细节表现, 比如在一些游戏场景比较黑的情况下,暗处表现会更好。
SDR就是标准动态范围图像,也是传统的影视图像标准,在HDR技术普及之前,过去的1080P图像动态对比都是通过SDR技术呈现的,不过它的动态范围比人眼所能感受到的动态范围要小上很多。
HDR又称高动态范围成像,相比传统图像,HDR图像提供了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HDR技术就是根据不同的曝光时间的LDR(低动态范围图像),通过将每个曝光时间相对应最佳细节的LDR图像合成为最终的HDR图像。因此HDR技术所呈现的图像会更好地展现出真实环境中的视觉效果。
HDMI接口是目前最主流的接口,传输的也是数字信号,并且还能够传送音频信号。如果显示器自带有音响时,HDMI可以同时将视频和音频的信号传递给显示器,HDMI 2.1标准已经能够支持4K 120Hz及8K 60Hz,并且支持高动态范围成像(HDR),可以针对场景或帧数进行优化。
23.8英寸,1080P分辨率IPS面板,75Hz刷新率,72%NTSC色域,6抖8bit色深,支架上下高度可调130mm,俯仰倾斜角度(-5/23°),垂直旋转(90°),各种高度和角度随意调整,总能找到最适合最舒适的角度。接口有1个HDMI,1个VGA,1个Type-C。
23.8英寸搭配1080p分辨率IPS面板,16:9的比例,75Hz刷新率,99%sRGB色域,6抖8bit的色深,支架上下高度可调100mm,俯仰倾斜角度(-5/21°),屏幕垂直可(-90/90°)旋转,支持壁挂,接口有一个HDMI,一个DP接口,1个音频接口,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27英寸搭配2K(2560*1440)分辨率AH-IPS面板,16:9的比例,75Hz的刷新率,响应时间:4ms(GTG)/1ms(MPRT),115.6%sRGB色域、101.6%NTSC色域,6抖8bit的色深,4边微边零界拼接,画面更加连贯,四边皆可连,支架上下高度可调100mm,俯仰倾斜角度(-5/20°),支持壁挂,接口有一个HDMI,一个DP,一个Type-C接口,一个音频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