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小组注:继上一篇《计算机物理接口大全》(外部接口),如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我上一篇的文章。
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电路平台,作为计算机的骨干和中枢神经,担负着计算机各个硬件的调配及控制功能,其接口数量和复杂程度让很多不熟悉计算机的小伙伴表示看了就头疼。
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主板上的各个内部接口和安装方式,以后拆机或者更换硬件就不用担心把电脑拆坏了!
CPU插槽的接口命名一般为:接口方式 接口数。例如LGA-2066,说明它是触点式(LGA)的接口,而且接口数为2066个。(AMD现在的CPU接口直接为代号命名)
以Inter为例,台式电脑CPU普遍为触点式(LGA)、笔记本的CPU为了避免跌落和震荡对CPU造成接触不良,基本采用针脚式(PGA)或者焊接式(BGA),采用焊接式的CPU想要自己更换CPU就难了!
我们可以通过主板参数上的接口型号和CPU上的接口型号来判断二者能不能匹配使用。CPU每隔几代就会更换新的接口,导致不同代的主板不能混用,想要升级CPU就得连主板一块更换。说好听点是:新的接口可以更快更好!新架构必须按新的接口布局才能实现!当然这是一部分客观原因,换个说法就是:不换接口怎么让你们换新产品。
内存条插槽可以说是计算机内部拆装最频繁的一个插槽。蓝屏?开不了机?把内存拔出来擦一擦再装回去试一试!
一般ATX规格的大主板有4个内存插槽,顶级的X系列主板有8个内存插槽。普通的M-ATX、M-ITX为了节省空间和成本,普遍使用2个内存插槽。
内存条的版本总共有4代,目前市面上的计算机普遍用的是DDR3和DDR4,不同版本的内存条是不能通用的,每一代内存条都有不同位置的防呆口(缺槽)。
同一代但是不同容量、不同主频的内存条可以混用,但是不同主频的的内存条,最终速度以最低的那条来计算。例如主板同时插了一条8GB的主频为1600MHz的内存条,还有一条4GB的主频为1333Mhz的内存条,那么这个组合最终的内存大小为12GB,主频为1333MHz。
将内存插槽左右两边的锁扣按开,然后对准内存条上面的防呆口,将内存条平行插入,直到左右两边的锁扣自动扣紧即可。
一般内存插槽由一种或者两种颜色组成,同种颜色代表同一个内存通道。优先插满同种颜色的插槽,如果主板内存条插槽无颜色区分,以8个显卡插槽为例:按“1、3、5、7”或者“2、4、6、8”的顺序来插就行。
主板上通常有多个散热风扇接口,遍布在主板各个位置,除了CPU散热风扇需要接上它,还有一些机箱的其他位置的散热风扇也都是通过它来驱动。
散热风扇接口一般为4pin跳线针,跳针大多附着白色的防呆塑料片,接口附近会有“FAN”标示。而散热风扇有2、3、4pin之分,但是只要对准跳线针的防呆塑料片,顺着边缘插上去就没错了。
其中2pin的散热风扇只能支持简单的转动功能,3pin的散热风扇具有电压调速功能,4pin的散热风扇可以实现PWM(脉冲信号)控制调速。
主板上的电池一般为CR2032纽扣电池,主要是为主板的BIOS供电,在电脑关闭期间,使得BIOS依然能正常记录系统的时间和BIOS设置。
如果电脑用久后,发现每次开机时,系统里面的时间都变成很久之前的日期,基本就是电池没电了,更换新的电池再重新设置一下系统时间即可。此外,当电池没电时,BIOS的设置也会被恢复成默认设置,包括BIOS密码。
如果哪天电脑如果被BIOS密码锁定,可以通过扣电池,再短接电池仓的正负极放电,就可以重置BIOS设置了。
在SATA硬盘出现之前,硬盘都是采用并行传输,这就不可以避免地造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干扰。所以从2001年开始,几大厂商开始合作推出SATA标准。目前SATA版本已经经过三个大版本的更新。
SATA接口的各个版本都是可以相互兼容的,只是高版本的硬盘插入低版本的接口时,速度只能达到低版本的传输速率,反之同理。
一般在主板的SATA接口附近,会标明SATA版本,在硬盘的参数上也会标明,6Gb/s就是SATA3,而3Gb/s就是SATA2。
mSATA接口的硬盘基本都是固态硬盘,相比传统的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mSATA接口的硬盘尺寸可以做得更加小巧,更适合在笔记本上使用。目前比较常见的是M.2接口(第二代mSATA接口)
随着固态闪存的读写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SATA通道已经无法满足固态硬盘的发展,于是,建立在PCI-E通道上的固态硬盘开始推广,M.2 NVME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经常把M.2接口跟M.2 NVME混淆,也有些JS把M.2 当成M.2 NVME来宣传,但是两者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M.2采用的是SATA通道,其传输速度与传统的SATA接口是一样的,M.2 NVME采用的是PCI-E通道。同种闪存颗粒的情况下,M.2 NVME接口的固态硬盘传输速度远比M.2 (SATA)接口的高得多。
PCI接口可以说是计算机内部使用最广泛的接口,其最大优势就是高带宽,高扩展性。而随着技术升级,目前我们的使用的主板上,采用的都是PCI-E接口,但两者的功能区别不大。
在PCI-E接口上,可以连接多种扩展硬件,例如:显卡、网卡、声卡、硬盘、USB扩展等,当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它来插显卡。
一般主板上有多个不同类型的PCI-E插槽,主要包括:x1,x2,x4,x8,x12,x16和x32共计7种版本,其数值就是PCI-E的线路数量,每条线路的传输带宽是一样的,也就说,x16的就是占用16条线的两倍,以此类推。
其中,x1、x4、x8、x16这三种比较常见,PCI-E插槽旁边会标注它的型号。
x1通常用来连接小型的外接设备,例如声卡、网卡、USB等,x4用来扩展硬盘,x16用来连接显卡,x8也可以用来连接显卡,在只有单个x16插槽的时候可以当做显卡交火的副卡使用。
机箱跳线接口虽然看起来密密麻麻的,但其实只要仔细看准接口上的标识,照着名字或者简称来插就行了。
当我们将主板装入机箱里时,主要连接的线为:电源开关(Power Swicth)、重启开关(Restart Swicth)、电源指示灯(POWER LED)、硬盘指示灯(HDD LED)、前置USB2.0、前置USB3.0、前置音频孔(AUDIO)。
基本上新版本的机箱的跳线接口都位于主板的最下端。其中,前置USB2.0、前置USB3.0、前置音频孔这三个跳线还是很好找的,而且插线上都有防呆设计,对准防呆孔插入即可。
然后我们找到主板的PANEL/JFP区域,一般在主板的右下角。然后我们可以仔细看一下跳线针附近的英文单词或者简称。
电源开关(Power Swicth):看到Power SW、Power、PWR、PW等就是电源开关,直接将电源的跳线插入这个两个跳线针就可以了,电源开关的两根跳线针是无正反之分的。
重启开关(Restart Swicth):看到RE、RE S、RST、Restart Swicth等RE开头的基本就是重启开关,同样将重启开关的跳线插入指定区域即可,重启按钮的两根跳线针也是无正反之分的。
电源指示灯(POWER LED):电源指示灯分为正负两条单独的跳线,一般标示为:PLED、POWER LER、PWR LED、SYS LED、有些标示直接只标“ /-”,找准指示灯正负极跳线针插入即可。
硬盘指示灯(HDD LED):硬盘指示灯跳线也为正负两根,一般标示为:HDD LED、HD LED、HDD,同样对准正负极插入指定区域即可。
切记,主板上的跳线针是很脆弱的,针口如果没对齐时,大力插入容易造成跳线针弯曲甚至断掉,所以接线时需要小心谨慎。
人工智能36个项目(让人工智能和个性化学习在科技领域之外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于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
安宁安防一级资质工程(建投数据荣获安防工程企业设计施工维护能力壹级证书)
wordpress建站怎么设置域名解析(使用OpenLiteSpeed给网站加速)
华为nova2s防误触在哪里(华为nova10z手机在哪里打开防误触功能)
dnf韩服105版本装备改版(韩服110版本目前韩服男格斗装备流派以及CP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