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助理不能用我们稍微注意下身边的屏幕发展趋势就可以发现,手机屏幕做的越来越大,IT显示器、电视也在尽可能往大做。
所以对于手机、掌机用户来说,它们只能局限于那小小的5 6英寸当中,体积决定了它们的上限;即便是屏幕稍大的笔记本,碰到了生产力场景也力有不逮,相同的显示内容,13、15寸的笔记本怎么与25、27寸的台式显示器对比?而且考虑到便携性与体积,笔记本和手机、掌机不可能无限做大,想要增加屏幕显示空间,只能选择扩展显示器。
从本质上来说,便携式显示器解决的是人们对屏幕空间的需求,是小尺寸设备(无显示设备)显示空间的延申,它只用也只是一块显示屏幕。所以便携式显示器实际上很薄,很轻,我用的INNOCN N2F Pro只有8.4毫米厚度,重量也只有1080g,这种体积的15.6英寸屏幕完全可以像一本书一样放在正常的书包里,随身背着。做个对比,平板界标杆iPad Air4,1.2kg重,9mm厚。
用机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感知不强。我自己的N2F Pro有两个全功能USB-C接口和一个miniHDMI接口,USB-C接口用的比较多(毕竟是大一统接口),无论外接手机还是笔记本还是Switch,一根全功能USB-C线就可以搞定。而且市面上的USB-C线长度选择范围也相当广泛,15cm、25cm的长度做近距离外接相当方便且不会有线材冗余,线材束缚感日常使用完全感受不到。
换个角度来看,我的显示器自带了5000mAh电池,还可以起到充电宝的作用,平常充电要不要线?
PS:如果外接的是手机和平板,我会选择直接抱着便携式显示器用,因为N2F Pro支持触控操作,既可以生产力作图,也可以刷小视频,再加上15.6英寸1080P+470尼特亮度,同规格里面屏幕素质算非常优秀的存在了。
不可否认,当下大部分手机即便采用了USB-C接口也并不支持视频传输,便携式显示器的需求人群看上去仍然较窄,但随着行业军备竞赛,USB-C接口全兼容终将是技术发展的方向,掌机逐渐渗透、“万物皆屏”的历史大趋势下,便携式显示器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接纳。
便携显示器和平板最大不同是:便携显示器纯粹展示画面作用,平板是大号的手机,有操作系统、CPU、GPU、内存、电池、摄像头等。
1、相比普通显示器,便携式显示器重量更轻:与普通显示器的动辄4kg-10kg相比,便携式显示器普遍重量在500g-1000g。另外,便携式显示器因为没有支架(底座),所以尺寸更小,更容易随身携带。
2、相平板尺寸更大,价格也更便宜:与平板普遍1500+的价格,便携式显示器性价比更高,800左右的价格就能体验15.8英寸大屏幕。
3、支持Android手机的PC模式:不但可以笔记本外接,而且还能外接手机分屏,在显示器上直接操作软件。支持switch、Xbox等游戏主机也是用户选择便携式显示器的原因之一。
个人总结:高价位便携式显示器面板是4K分辨率,支持节能认证,内置音箱,滤蓝光,FreeSync技术。在购买前,可以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购买 。
1、我的工作岗位需要我中频次地出差,去往外地进行项目调研,有时还需要在外地酒店里临时办公(3-7天);
2、我公司在本市有多个分部,我在本部有固定的办公桌,但也偶尔需要去子公司办公,工位不固定,有时就是往空会议室甚至食堂里一钻。
轻薄笔记本、便携显示器、1个TypeC充电头、2条CtoC的线个小鼠标。
这样它们就能保证我在任何一个有插座的地方双屏办公,不用担心客场作战时有没有显示器。
出差以外的时间,这台便携显示器就放在我出租屋的卧室书桌上,房东给的桌子比较小,用它正合适——办公之外还能用它方便地连switch耍会儿游戏,不过这个功能不常用,一般还是去客厅用电视。
总体来说,它适合对双屏作业有强需求,而又经常需要客场办公的朋友,如果您没有这样的需求,自然会觉得它很鸡肋。
问题描述里是拿它和平板作比较的,其实我也试过用iPad配合duet等APP来实现类似效果,但一来屏幕偏小而我经常需要抠Excel、二来总有能感知到的延迟、三来iPad不能一线连接switch,所以后来还是用了便携屏。
然后说到线的束缚,iPad也差不多啊,除非你用无线投屏,那个的延迟就更难以接受,尤其是在酒店这种WiFi条件一般的地方。
像我自己经常带着笔记本出入咖啡馆,多一块屏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再也不用频繁切换各种窗口。
便携显示器摆放相对灵活,对于桌面空间有限摆不下大尺寸显示器的人来说,也很好的解决了桌面拥挤的问题。
如果是Switch、PS4、PS5、Xbox主机游戏玩家的话,便携显示器也非常适合你。
跟小伙伴们出门聚会、旅行度假的时候,带着便携显示器可以跟小伙伴们一起愉快地玩耍。
总之,无论是提升办公效率,还是游戏娱乐方面,便携显示器都是非常值得入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