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违规扣分什么时候会被清零民勤县红沙梁镇建设村的张有林一家告别了多年的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上王化村村民何建华不再四处奔波务工,在自己家门前种上了拱棚蜜瓜,红沙梁镇花寨养老服务驿站的老人们过上了幸福晚年……
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己填写成绩单。十年间,红沙梁镇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让农业特色产业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优异的答卷。
“过去,我们村基础设施破旧薄弱,村内道路泥泞坎坷、通行不便,给我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困难。现在家门口的路都是柏油马路,政府还免费给我们装上了路灯,安装了花栏,粉刷了外墙,对灌溉渠道也进行了衬砌,现在处处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了!”这是红沙梁镇建设村四社村民谢桃花对乡村的十年蝶变最真实的感受。
十年来,红沙梁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住房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硬化村社道路,架设路灯,衬砌渠道,修建小游园,厕所改造,实现户户通自来水……先后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个、686套,建设文化广场12个。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农村的巨变,源于不懈的奋斗。如今的红沙梁镇,四通八达的硬化路,整齐敞亮的农家院落,门前的花红草绿,以及洋溢在群众脸上的笑容,如画的村庄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基础位置,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十年来,红沙梁镇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一大早,高来旺村四社的村民祁世达像往常一样,打扫羊圈、给羊喂食,开启了他一天的“羊倌”工作。
“我从2003年开始养羊,每年都养90多只,喂得都是我自己种植的玉米跟紫花苜蓿,不用再买饲草,每年光养殖上我就能收入八九万,以后我想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改良肉羊品种,我觉得养羊确实效益不错。”提起这几年来的变化,祁世达兴奋地讲着他养羊的经历,一脸幸福的样子。
红沙梁镇按照全县“3+1”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坚持以传统肉羊养殖产业不动摇,精准发力,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优质蜜瓜、葫芦、葵花、紫花苜蓿等齐头并进,“种、养、贸”产业链深度融合,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打造了以上王化村为中心的蜜瓜种植产业带,创建蜜瓜生产基地5000亩,万亩紫花苜蓿基地1处,千亩制种葫芦示范基地1处,500亩以上青贮玉米示范点10个,500亩以上甘草示范点1个。全镇羊只存栏量由2012年的3.2万只增长到现在的10.7万只以上,前庭后院式养殖暖棚建设规模达到2456座、肉羊养殖小区19个。
奋进出彩路,十年写非凡,这一组组饱含温度的数字后面,是全镇干部群众的勠力同心的硕果,田园里瓜果飘香,圈舍里牛羊成群,特色产业越做越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红沙梁镇乡村振兴的路,会越来越宽,越来越美,越来越好。
红沙梁镇党委书记叶祥英表示, 红沙梁镇要通过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富民成效,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记者:梁霞 王希丽)
|